隨著佛山照明(000541.SZ)的一紙公告,三年前終止IPO的青島易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易來智能”)再一次進入投資者的視野。
據佛山照明(000541.SZ)日前公告,公司于2024年10月28日與易來智能控股股東姜兆寧、劉達平簽訂了《股權收購意向協議》,公司擬受讓50%以上的易來智能股權,收購完成后公司將成為易來智能的控股股東。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易來智能是一家位于青島市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也是國內最早進入智能照明領域的企業之一。對于曾沖擊科創板上市未果,且與小米深度綁定的易來智能來說,被佛山照明收購后,該公司的資金或將更有保障;同時,借助佛山照明近年在車燈模組、健康照明、海洋照明等領域的深耕,該公司或將進一步開拓新市場。
業績較為亮眼
公開資料顯示,佛山照明是一家成立于1958年的老牌照明企業,于1993年登陸深交所主板,系國內照明行業領軍者。股權穿透后,佛山照明實際控制人為廣東省廣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后者是廣東省政府控股企業。
近年來,老牌照明企業紛紛向智能化方向邁進,圍繞智能照明進行整合延伸。據了解,佛山照明積極布局智能照明、健康照明、海洋照明、機場照明、動植物照明等“新藍海”,為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培育新動能。
佛山照明之所以選擇收購易來智能這家行業“后起之秀”,目的就在于加快智能照明的布局。對于此次收購,佛山照明表示,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國家陸續出臺的鼓勵政策,照明行業正加速向智能化、健康化、綠色化轉型,易來智能在智能照明領域的技術積累和市場布局將為公司帶來新的增長點。通過整合雙方資源,佛山照明有望在智能照明市場占據更有利的位置。
公告中提到,易來智能作為國內最早進入智能照明領域的企業之一,目前已形成了較完善的產品線、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較領先的技術儲備;如果此次并購成功,可以快速擴大佛山照明在智能照明業務領域的影響力,提升市場競爭能力。
業績方面,易來智能的表現也較為亮眼。據披露,2023年度,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85億元、凈利潤3740.18萬元;2024年上半年,易來智能實現營業收入4.63億元、凈利潤2276.38萬元。與此同時,其資產規模也在擴張,該公司資產總額從2023年末的10.18億元增長至2024年6月末的11.25億元,凈資產從2023年末的6.80億元增長至今年6月末的7.41億元。
曾沖刺科創板IPO
公開信息顯示,易來智能創立于2012年,創始人為姜兆寧與劉達平,同為“80后”創業者。其中,姜兆寧曾任職青島海信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發工程師、青島朗訊科技通訊設備有限公司研發工程師;劉達平曾擔任青島朗訊科技通訊設備有限公司開發和產品經理。
據了解,易來智能的主營業務為智能照明產品及控制系統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其將物聯網技術、照明控制技術、無線通信技術等應用于照明產品,已形成包括智能吸頂燈、智能臺上照明、智能基礎照明、智能電工電氣、智能燈飾等豐富的智能照明產品線,并提供全屋智能照明設計施工服務。
2014年,易來智能加入了小米生態鏈,為小米智能照明產品代工。隨后,易來智能步入發展快車道。2017年-2019年,該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07億元、5.53億元、8.86億元,對應凈利潤分別為1457.06萬元、2073.28萬元、3451.82萬元。同時期,小米一直是易來智能第一大客戶,為其貢獻了半數營收。

一腳邁進了智能照明風口的易來智能也借此博得了資本的青睞。信息顯示,易來智能自2013年以來已完成7輪融資,最近一筆是2021年12月完成的3億元E輪融資。具體看,易來智能背后投資方既有小米集團、歐之光、紅星美凱龍等企業,還有凱輝基金、金石投資等頭部基金,以及山東財金、青島科創母基金等國資。


值得一提的是,易來智能于2020年8月3日在青島證監局進行輔導備案登記,謀求登陸科創板。不過,在之后沖刺科創板上市過程中,易來智能接連遭遇專利糾紛、科創屬性受質疑、長期依附小米遭問詢等種種不順。2021年7月,易來智能科創板IPO終止。此次被佛山照明收購,意味著易來智能的資本之路迎來新轉折。
此次并購后,易來智能未來的發展戰略和定位是否會迎來調整?此次收購能否緩解公司的資金壓力?11月21日,經濟導報記者撥打易來智能此前招股書中披露的電話,但被語音提示,“您撥打的電話已暫停服務。”記者還撥打公司信息披露負責人的聯系電話,但無人接聽。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于婉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