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0日,專精特新企業播種行動首站(下稱“活動”)于濟南舉辦,主管部門、資本創投及金融機構、山東省優質中小企業代表、科研院所等約700人參加了該活動。
本次活動現場落地簽約項目5項,意向投資額1億元,同時還提出,探索打造出專精特新企業“全周期培育、全要素賦能”生態路徑辦法。再加上今年7月份正式開通的中國中小企業服務網,以及山東省專精特新企業服務聯盟的組建,助力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壯大的多方資源力量在山東集聚。
推動形成梯度培育體系
中小企業聯系千家萬戶,是推動創新、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山東是全國工業門類最齊全、基礎最雄厚、結構最完整、配套最完備的省份之一,擁有全部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中的197個、666個工業小類中的526個。據介紹,2023年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1%,今年1月—10月增長8.3%,有效發揮了全省經濟壓艙石、全國工業挑大梁的作用。而要挑起大梁,既需要龍頭企業支撐引領,更需要廣大中小企業夯基壘臺。
實踐證明,廣大中小企業特別是專精特新企業的蓬勃發展,不僅為山東工業經濟保持高位增長注入了不竭動力,也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山東把推動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擺在突出位置,全面修訂中小企業促進條例,打造“1+N”政策體系,開展優質中小企業“挖潛強基”行動,推動形成“專精特新、瞪羚、獨角獸、制造業單項冠軍”梯度培育體系。
目前,山東全省擁有440多萬戶中小企業,培育有效期內創新型中小企業2.4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8萬家,國家“小巨人”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數量均居全國前列。山東把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作為穩增長、促就業、惠民生的長期戰略,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在創新驅動中提升競爭優勢、在補鏈強鏈中實現協同發展、在優化生態中成長壯大,持續夯實山東制造業家底和實體經濟根基。
本次活動有數百家優質中小企業代表參加。山東省希望廣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進一步堅定信心、聚焦主業、精耕細作,努力當好經濟發展的生力軍、科技創新的排頭兵、新質生產力的佼佼者,為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打造融鏈固鏈山東品牌
據了解,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各部門紛紛開展專精特新企業的培育工作,各層面多角度的“頂層設計”已近完備。
7月30日,中國中小企業服務網開通。該網是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建設并運營的綜合在線服務平臺,通過充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廣泛匯聚各類服務資源,實現找政策、找市場、找人才、找資金、找培訓、找算力、找服務、匯辦事等多種服務功能和企業自測服務。目前已完成對現有省級中小企業服務平臺和地(市)服務平臺的連通覆蓋,為中小企業提供“7×24”小時全天候、一站式智能服務。
在活動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在致辭中表示,要充分發揮中國中小企業服務網的平臺優勢和四級公共服務體系優勢,線上匯聚優質要素資源,通過大模型精準匹配企業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需求,線下加強政策協同推動“金種子”項目落地實施,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選種、育苗、培優”全生命周期的政策、資源等保障服務。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人則介紹了山東省打造專精特新企業“全周期培育、全要素賦能”生態路徑辦法:為了精準“選種”、精心“育苗”、精細“培優”,助力更多“小禾苗”長成“小巨人”“參天樹”,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明確培育重點,聚焦山東“6997”現代化工業體系建設方向,沿著43條重點產業鏈條,每年計劃新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00家以上;完善“小升規”培育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個梯度培育庫,規范培育管理;并創新培育方式,在全國創新開展“十鏈百群萬企”活動,打造融鏈固鏈山東品牌。
組建省專精特新企業服務聯盟等促進機構,提供普遍性、基礎性、專業化服務。并用好服務平臺,積極主動融入全國中小企業服務“一張網”,加快建設“愛山東”“魯惠通”等平臺,國家到縣四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在山東實現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和協同服務,惠企政策“直達快享”。
科技金融積極賦能
參加本次活動的,不僅有主管部門以及中小企業,還有資本創投、金融機構,以及科研院所的代表。
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在致辭中建議,應引導資本、技術、金融、服務保障等各類創新要素向專精特新企業集聚,支持企業制造業強鏈補鏈中發揮更大作用。他還表示,要大力支持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讓金融“活水”滋養創新土壤,著力完善科技成果轉化的協同創新機制,推動更多科技創新成果從“書架”走向“貨架”,從樣品變成產品。
在科技創新方面,中國科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要把科技創新“制高點”和成果轉化“融合點”有機銜接,要聚焦產業發展需求,將高質量科技成果應用到實踐中,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其建議山東以“多方式對接、多主體參與、多領域覆蓋、多層次開展”的方式,焊牢科技與產業的融合點,促進科技成果高效率轉移轉化。
隨后,山東省科創集團發布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方案;數字萬融則發布了RCEP中小企業知識產權集合債ABS產品(離岸人民幣)。
而針對金融賦能中小企業培育, 中泰證券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公司始終以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己任,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積極為包括專精特新企業在內的各類市場主體提供全方位、全鏈條、全周期的資本市場服務。在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方面,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聯合開展“泰山登頂”行動,助力優質中小企業沖刺上市。在股權融資服務方面,中泰證券服務多家專精特新企業實現IPO融資、再融資;服務20多家專精特新企業在新三板掛牌,還有30多家專精特新企業正在上市輔導中。而在區域股權市場服務方面,子公司齊魯股權交易中心聚焦“規范培育、助企上市”功能,精心培育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壯大。
活動上,中泰證券還發布了專精特新企業服務綱要,聚焦專精特新企業從小到大發展全過程,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全鏈條金融服務體系,深度陪伴企業從科技創新到產業發展全過程,助力構建“科技一產業一金融”良性循環。恒豐銀行則表示,他們已接入中國中小企業服務網,并在不斷打磨專屬金融產品,將持續提升對專精特新企業的服務。活動上,恒豐銀行發布了專精特新專屬金融服務方案。
中科院力學所、工程熱物理所的低空飛行器、納米電噴、聚酰胺材料量產技術、TG30輕型高效燃氣機等科技成果,相繼在隨后的路演中亮相。另據介紹,圍繞智能制造、能源與儲能、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高端裝備、新材料的產業需求,還將開展6場供需對接活動。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杜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