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一輪強勢回升后,A股市場進入震蕩整理階段,國資上市公司兼具國企改革、并購重組等熱門概念,表現自然吸引著投資者的目光。
經濟導報記者通過Wind資訊統計發現,山東國資上市公司在10月份給出了較好的表現,84家公司中有51家市值出現增長,占比超過60%。
不過,該板塊呈現明顯“二八”分化的情況,即萬華化學(600309.SH)、山東黃金(600547.SH)、華魯恒升(600426.SH)等大市值公司的股價出現沖高回落,帶動山東國資板塊的整體市值出現了明顯下降。
受訪業內人士表示,從中長期角度看,隨著國企逐步加強市值管理工作、推動優質資產注入,國資板塊仍具備上升空間,建議投資者從基本面等因素綜合考量,尋找合適投資機會。
51家公司市值增長
10月份,山東國資上市公司中,實控人為山東省國資委的浪潮信息(000977.SZ)市值增長77.73億元,表現突出。這家全球領先的IT基礎設施產品、方案和服務提供商,當月發布了三季報,業績表現頗為優秀。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31.26億元,同比增長72.26%,實現歸母凈利潤12.94億元,同比增長67.05%,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11.55億元,同比增長176.67%。
同時,公司當月還發布了對外投資暨關聯交易公告,擬以自有資金購買山東浪潮云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浪潮軟件科技有限公司分別持有的浪潮網絡科技51%、49%的股權,交易完成后,公司將持有網絡科技100%的股權。公司稱,這一收購可進一步完善公司算力基礎設施布局。
平安證券分析師閆磊、黃韋涵表示,在大模型的浪潮下,大模型需要大算力,大模型產業未來發展前景廣闊。“我們認為,公司作為全球服務器行業龍頭,布局全棧AI能力,將深度受益大模型產業發展機遇。看好公司的未來發展,維持對公司的‘推薦’評級。 ”
經濟導報記者統計發現,10月份共有51家山東國資A股公司市值出現增長,占比超6成。浪潮信息市值增長最大,一些小市值的公司表現也頗為活躍。
例如,三家青島地方國資A股公司市值增長超20億元,分別為凱撒旅業(000796.SZ)、融發核電(002366.SZ)、澳柯瑪(600336.SH),市值分別增長26.3億元、25.8億元、20.43億元,濟南高新(600807.SH)緊隨其后,市值增長17.52億元。

濟南高新股價漲幅超6成
從股價表現看,濟南高新股價漲幅最大,為61.49%,民士達(833394.BJ)緊隨其后,漲幅為60.19%。市值增長明顯的凱撒旅業、融發核電、澳柯瑪的股價漲幅也排在前列,分別增長了47.95%、32.12%、38.15%。
除這幾家企業外,實際控制人為青島市嶗山區財政局的ST目藥(600671.SH)股價漲幅為40.58%,青島雙星(000599.SZ)股價漲幅為34.3%,美晨科技(300237.SZ)股價漲幅為32.11%。
經濟導報注意到,北交所個股10月份迎來大漲,魯股在其中也有積極表現。如民士達為泰和新材(002254.SZ)子公司,實控人為煙臺市國資委,2023年4月在北交所分拆上市,主要業務為芳綸紙及其衍生品,產品廣泛應用于電力電氣、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新能源、電子通訊等重要領域。公司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已逐步成長為全球重要的芳綸紙供應商之一。
民士達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0.66%。中國銀河證券分析師范想想稱,公司的主營產品芳綸紙技術壁壘高,盈利能力較好,行業國產化替代進程加快和新興領域及中高端市場需求逐步擴大將持續為公司貢獻業績增量,閃蒸無紡布等新產品布局有望打造公司的第二增長曲線。
10月,青島國資控股的上市公司整體表現較好,在14家A股上市公司中,9家公司市值上漲。在股價漲幅前十的山東國資A股排行榜中,青島國資獨占6席。
萬華化學市值縮水超500億元
不過,受一些大市值公司股價回落影響,山東國資板塊10月份的總市值還是出現了下降。
其中,萬華化學(600309.SH)的市值回落最為明顯,其市值從2867.22億元降至2362.66億元,縮水504.56億元。山東黃金(600547.SH)市值下滑超過百億,兗礦能源(600188.SH)、華魯恒升(600426.SH)、山東出版(601019.SH)、青島港(601298.SH)、中泰證券(600918.SH)、山東高速(600350.SH)6家公司市值減少均超30億元。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除了9月下旬大幅上漲后,市場有調整壓力外,部分公司三季報業績表現不佳,也是導致市值回落的原因。像萬華化學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1476.04億元,同比增長11.35%,實現歸母凈利潤110.93億元,同比下降12.67%,呈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兗礦能源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114.05億元,同比下降26.98%;山東出版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9.69億元,同比下降22.68%。
不過,考量到行業地位、產業前景,相關公司中長期發展仍值得期待。長城證券分析師肖亞平就表示,對于萬華化學來說,隨著相關裝置的檢修結束,公司聚氨酯板塊產量有望回歸正常水平,看好公司MDI產能的擴充,聚氨酯板塊市場競爭力將進一步增強,維持“買入”評級。
方正證券分析師張明磊則表示,兗礦能源未來煤炭產能仍有增量,同時煤化工業務進展順利,分紅有望維持,給予“強烈推薦”評級。
對于國資板塊的未來表現,中信證券表示,在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國有資本改革也將迎來新的戰略機遇期。其中,并購重組將成為國有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加快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手段,建議關注具備資產證券化空間、高資金充裕度或負債空間,和并購重組歷史經驗的標的,以及業務調整、同業競爭問題解決和并購預期兌現的企業。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時超 見習記者 賈義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