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青島新三板掛牌企業中科英泰(873881.NQ)披露,公司及相關人員日前收到青島證監局出具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據悉,公司收入確認相關內部控制執行不到位,此行為違反了《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由此,青島證監局決定對中科英泰及時任董事長柳美勛、時任財務總監馬繼偉采取責令改正的監督管理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中科英泰正接受民生證券的輔導,擬沖刺北交所上市。但2024年上半年業績顯示,中科英泰的營收和凈利潤均顯著下滑,這為其上市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
2021年凈利潤同比接近“腰斬”
中科英泰表示,上述行政監管措施對公司經營方面暫無重大影響,不會對公司的財務狀況產生重大不利影響,若后續出現重大影響將及時進行信息披露。
“公司及相關責任人員對青島證監局的行政監管措施予以高度重視,將以此為鑒,深入學習并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及其他規則制度,不斷完善公司治理,強化內控執行,嚴格按照相關業務規則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杜絕類似問題再次發生!敝锌朴⑻┓Q。
那么,公司收入確認相關內部控制執行不到位,涉及哪個報告期的財報?11月14日,經濟導報記者撥打中科英泰2024年半年報中披露的董秘陳須常的辦公電話,但一直無人接聽。
據悉,中科英泰主營業務為智能終端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主要產品包括智能商用終端和智能印章機,其中,智能商用終端包括智能交易終端、自助交易終端和智能秤。公司股權結構較為分散,不存在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近年來,隨著國內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和新零售管理技術的不斷創新,我國智能商用終端的技術水平逐漸成熟。隨著全球智慧零售的興起,用戶多樣化的產品需求對智能商用終端提出了更高要求,倒逼行業技術創新。中科英泰所處的智能商用終端行業涉及計算機、物聯網、移動支付、人工智能等技術,這些技術具有升級迭代快的特點,互聯網巨頭引領的零售數字化轉型,加速了智能商用終端產品的技術升級迭代。
財務數據顯示,2020年、2021年,中科英泰營業收入分別為3.81億元、4.1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579.38萬元、2842.19萬元。因采購成本上升等因素,公司2021年凈利潤同比接近“腰斬”。2022年、2023年,中科英泰營業收入分別為2.55億元、2.8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021.91萬元、3158.16萬元。不難發現,公司2022年度的業績下滑也較為明顯。
2024年上半年,中科英泰實現營業收入8389.55萬元,凈利潤103.71萬元,同比分別下滑22.67%和80.98%。
屢次變換資本賽道
新三板掛牌數年后摘牌,科創板IPO上會前夕撤回材料,接著重新謀求登陸新三板,如今擬沖刺北交所上市——中科英泰對接資本市場之路,可謂跌宕起伏。
在沖刺資本市場的過程中,中科英泰經歷了一些重要時間節點:公司成立于2004年,于2014年底在新三板掛牌,2019年8月終止掛牌;2020年2月公司在青島證監局進行輔導備案,其科創板上市的申請于2020年12月獲受理,2021年6月終止審核;2021年7月再次在青島證監局進行輔導備案登記;2022年4月其公開轉讓說明書在全國股轉系統掛牌審查欄目掛出,當年5月公布了掛牌申請文件的第一次反饋意見。
2022年8月,公司獲準再次在新三板掛牌交易。2024年6月17日,中科英泰被調入新三板創新層。
從時間線來看,2018年11月5日科創板宣布設立,2019年6月科創板正式開板?苿摪彘_板與中科英泰新三板摘牌,相距僅兩個月時間。中科英泰嘗試科創板上市的底氣,或來自公司為高新技術企業,擁有諸多專利及軟件著作權,2020年公司還當選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雖然科創板IPO并未“開花結果”,但中科英泰沖刺A股上市的腳步并未停止。2023年12月26日,中科英泰與民生證券簽訂了上市輔導協議,青島證監局于2023年12月27日受理了公司提交的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的輔導備案材料,公司進入輔導階段,輔導備案日期為2023年12月27日。
“顯然,重回新三板的中科英泰,認定公司在北交所上市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因此便謀劃重新在新三板掛牌,以便在未來沖刺北交所上市。如今,該公司已進入創新層,只要達到北交所上市的財務條件,就可擇機申報北交所上市!比A北地區一家券商的業務經理郝慶對經濟導報記者分析。
不過,今年上半年公司業績顯著下滑,使得中科英泰沖刺北交所的前景變得撲朔迷離。
(大眾報業·經濟導報記者 杜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