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裝載3萬噸外貿工業鹽的“朱比利輪”在山東港口渤海灣港濰坊港區完成卸船作業并順利離泊。這是渤海灣港首船外貿進口工業鹽,也是渤海灣港大船減載模式的新貨種和新嘗試。

針對腹地市場的多樣性變化,渤海灣港結合港區條件,前期以煤炭為試點,創新開展大船減載業務模式。隨著各項操作環節日趨成熟,該模式逐步推廣到化肥、石油焦、工業鹽等貨種,成功實現模式復刻,對腹地多個產業集群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據了解,今年第三季度,受強降雨和大風等惡劣天氣影響,濰坊、東營、濱州3個主要海鹽產區部分企業鹽田出現大面積雨水倒灌、水漫坨臺、原鹽溶化等現象,受災鹽企結晶池內和坨臺化鹽近100萬噸,損壞塑苫池鹽膜4萬公畝以上,大量中高級鹵水被沖淡,腹地原鹽價格高漲。此外,由于鹵水基礎破壞嚴重,對明年春產也將造成一定影響。
面對工業鹽市場供需變化,渤海灣港緊扣港口作為供應鏈、產業鏈核心節點的優勢,提前布局,深入謀劃,積極對接國外貨源和腹地企業,通過內、外部業務和服務集成,主動為市場彌補貨源缺口,全力保障鹽化工產業穩定。
“我們立足一體化協同發展平臺,按照前期煤炭大船減載模式的成功案例,攜手煙臺港開啟工業鹽的業務探索,經過多次探討,最終確定貨物先到煙臺港減載,隨后直靠渤海灣港濰坊港區的方案,減載貨物將通過轉水模式送達工廠,為客戶彌補貨源缺口、降低綜合物流成本的同時,成功開辟新的貨源渠道!辈澈掣凼袌鰻I銷中心業務經理王海亭說。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通訊員 任科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