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0日,山東華鵬(603021.SH)披露,公司收到監管工作函。據悉,該函件主要針對公司內部管理和董事、高管變動的合規性進行監管。知情人士認為,這一監管工作函旨在提醒上市公司提高對高管變動的重視,確保信息披露的及時性與準確性,以維護投資者的知情權。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近期,包括公司總經理、董事長在內的多位董事、高管相繼辭職,山東華鵬管理層正密集“換血”。從業績來看,山東華鵬扣非凈利潤已連續7年為負。遭遇“多事之秋”的山東華鵬,將如何走出困境?
扣非凈利潤連續7年為負
11月8日晚間,山東華鵬披露,公司董事會于近日收到董事長崔志強以及董事楊曉宏、張在忠、鞏超的書面辭職申請。對于上述董事的辭職原因,山東華鵬在公告中給出“因工作調整需要”的解釋。

經控股股東山東海科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海科控股”)提名,山東華鵬董事會同意提名劉東廣、介保海、門秋辰、陳劍釗為公司第八屆董事會董事候選人,并提交公司股東大會審議。
而在上述4人辭職之前,11月4日晚間,山東華鵬公告,公司董事會于近日收到總經理黃帥以及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趙穎嫻遞交的書面辭職申請。黃帥因個人工作原因,申請辭去公司總經理及法定代表人職務,辭職后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趙穎嫻因個人工作原因,申請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職務,辭職后將在下屬子公司任職。
履歷顯示,黃帥,1987年4月生,研究生學歷。2022年4月至2022年11月,任山東海科創新研究院有限公司特聚物項目部長;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任東營市赫邦化工有限公司(下稱“赫邦化工”)環氧樹脂高級經理。
趙穎嫻,1985年10月生,研究生學歷。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任山東舜智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2020年1月至今,任山東華鵬副總經理;2022年8月至今,任山東華鵬財務負責人。
從時間來看,山東華鵬近期董事會、管理層的變動,有些突然。
公司董事會和管理層發生較大變動,究竟是何原因?11月11日,山東華鵬董秘李永建對經濟導報記者低調回應稱,“(這屬于)正常工作調整。”
山東華鵬主營業務為研發、生產和銷售玻璃器皿產品和玻璃瓶罐產品,現擁有日用玻璃制品生產能力約25萬噸。從業績來看,山東華鵬扣非凈利潤已連續7年為負:2017年至2023年,山東華鵬扣非凈利潤分別為-764.8萬元、-4484萬元、-1.02億元、-8973萬元、-3.61億元、-4.12億元、-2.60億元。

2024年前三季度,山東華鵬仍未走出虧損,公司當期實現收入2.88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9725.32萬元。公司曾在2024年半年報中解釋稱,日用玻璃產業與終端消費行業息息相關,經濟情況直接影響消費動力,間接影響日用玻璃市場需求,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企業的經營業績。
尚無新的資產重組計劃
據悉,上述董事候選人中的劉東廣被聘任為公司總經理,并擔任法定代表人;介保海被聘任為公司副總經理及財務負責人。劉東廣和介保海均有海科控股任職經歷。
資料顯示,劉東廣,1970年7月生,研究生學歷。2000年1月至2016年8月,任山東海科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2016年8月至2024年10月,任海科控股金融總監。
介保海,1981年9月生,研究生學歷。2022年10月至2024年1月,任寧波啟仁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2024年1月至2024年10月,任海科控股投資與資本市場部負責人。
除劉東廣、介保海2人外,門秋辰、陳劍釗也均有海科控股任職經歷。其中,門秋辰于2018年3月至2024年9月任海科控股投資與資本市場部資本運營師,2024年9月至今任海科控股戰略投資部資本運營經理;陳劍釗于2014年5月至2016年11月任海科控股財務部綜合會計,2016年12月至今任海科控股財務部經理。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國內日用玻璃行業的頭部企業,山東華鵬股價自2024年10月18日至10月30日連續9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100%。山東華鵬此番“連板”行情,被一些投資者視為得益于市場對重組概念的炒作。
事實上,早在2022年,山東華鵬便開始籌劃收購赫邦化工100%股權。彼時,山東華鵬擬以發行股份以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赫邦化工100%股權,如重組完成,山東華鵬的業務將擴展至燒堿、環氧丙烷等化學產品生產銷售領域。
遺憾的是,在兩次因為財務資料過期而向上交所申請中止重組后,山東華鵬于2024年3月1日公告稱,公司終止了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終止重組的原因在于,本次交易歷時較長,宏觀環境以及行業環境發生了一定的波動和變化。在綜合考慮當前外部市場環境和標的公司經營狀況等因素后,公司作出上述決定。
那么,公司當前是否有新的資產重組計劃?李永建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目前公司還沒有相關計劃。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杜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