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11月6日,由大眾報業集團《經濟導報》社和鄒平市委宣傳部主辦的“走在前、作表率,‘鎮’興之‘鋁’看鄒平”主流媒體采訪活動在鄒平啟動,活動聚力招商引資新突破、工業升級新攻堅、鄉村振興新愿景、民生福祉新篇章等鄒平“四新”亮點,以點串線、以線帶面,尋解鄒平市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答案”。


常住人口80萬、總面積1250平方公里,濱州鄒平像很多縣級市一樣有山有水,但又與其他城市不一樣的是“他”還有一顆“鋁芯”,從傳統的鋁錠、鋁管,到升級后的新材料,鄒平因“鋁”而興,用鋁業架起山水小城與世界溝通的橋梁。
“今年1至10月,鄒平市高端鋁產業集群營業收入達2250億元,成為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千億級支柱產業。”鄒平市委副書記劉德軍表示,產值折射了鄒平鋁業之強,“中國鋁都”“世界鋁谷”正不斷向綠色化、高端化、智能化躍升。
新能源車“鄒平造”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0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零售中,比亞迪、吉利、長安、奇瑞等以傳統燃油車起家的中國主流自主品牌占比77%;理想汽車、蔚來、小鵬等伴隨新能源變革成長起來的新勢力品牌占比16%。這也意味著,中國市場每10輛新能源乘用車,有9輛來自本土品牌。
鄒平雖然不產新能源車,但新能源車上幾乎都有“鄒平造”的身影,魏橋所產輕量化“鋁”新材如今被各大新能源廠家熱捧。


鋁到底有多輕?在魏橋輕量化基地展廳的一個金魚缸內,一塊塊高性能泡沫鋁漂浮于水上,這是第二代泡沫鋁技術產品,密度只有常規鋁的0.1-0.4倍,抗彎比剛度卻是鋼的1.5倍,同時兼具抗沖擊、抗腐蝕、隔音降噪、電磁屏蔽性高等特點,被廣泛用于飛機、艦船、轎車、地鐵、建材等制造領域。

走進魏橋輕量化基地,一臺全鋁小物流車引人矚目。山東宏奧汽車輕量化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監李曙光介紹,該車型主要應用于城配終端物流領域,車身總成重量僅為156千克,較傳統鋼車身減重約40%,搭載于純電動車型可有效提升3%到5%的續航里程,搭載于傳統燃油車型每百公里油耗可降低約0.6L,目前這一車型年產2萬輛左右。
除此之外,城市MPV、SUV等乘用車采用含懸架、擺臂、穩定桿、前后副車架等全鋁底盤平臺,對比傳統底盤可有效降重約30%。搭載在純電動車型上可有效提升整車續航能力,搭載于傳統燃油車型每百公里油耗可降低約0.45L。
據了解,魏橋輕量化基地打造了一條“從鋁水—零部件研發、制造—整車組裝”的完整產業鏈,實現了從“鋁水到車用部件,再從部件回收到鋁水”的雙產業綠色生態閉環,鋁水不落地直接變成零部件,省去了二次熔煉的環節。
如今,魏橋輕量化基地與國內外20余家汽車生產商達成了戰略合作,落地開工年產20萬噸特種輕合金材料等產值過百億元項目,初步完成了在新能源汽車生態化產業的布局,搶占萬億級新能源車市場。
自主研發新材料彌補國內不足
走進20萬噸特種輕合金材料的產地——山東宏暢輕合金有限公司,撲面而來的是項目建設趕工期的熱潮。山東宏暢輕合金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智勇介紹,項目總投資3.58億元,占地110畝,新建生產車間及其他公輔設施。項目依托國科大、蘇州大學等國內知名科研機構,借助魏橋在汽車輕量化設計、研發和制造領域的優勢,采用自主研發高強高韌鋁合金材料,從而解決汽車輕量化關鍵技術問題,彌補國內鋁加工行業在高性能鋁合金材料研發制備方面的不足。
通過實施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魏橋輕量化基地推動鋁合金在汽車產業中的廣泛應用,形成鋁產業與汽車產業相互融合、共同發展的良好產業生態。以魏橋輕量化基地為中心,魏橋創業集團已落地了鄒平、濱州、華東、華中四大產業基地,具備年產鍛件300萬件、鑄件1700萬件、型材20萬噸、板材5萬噸、沖壓50萬套、車身及總成件100萬(臺)件,泡沫鋁3萬立方米的鋁、車雙材料生產能力。
為縱深推進“十強”產業發展,今年7月,山東確定了45個支柱型雁陣集群和96家“頭雁”企業,濱州高端鋁產業集群就是其中之一,位于鄒平的山東宏橋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則是96家“頭雁”企業之一。統計數據顯示,當前鄒平涉鋁企業達到120家,其中,規上企業81家、營收過10億元企業16家。
縣域經濟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晴雨表”,是經濟大省“挑大梁”的生力軍,山東半島城市群在縣域經濟發展上發揮了比較優勢,2023年,山東縣(市、區)GDP過千億元的有26個,過700億元的43個,超過全省經濟總量50%。2023年,全省10個縣(市)入選中國工業百強縣,縣域產業蓬勃發展。各類開發區、功能區百億級以上產業集群達到219個、千億級產業集群13個。
去年底,山東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快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和《山東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明確提出“力爭用3年的時間,推動強縣進位、弱縣趕超”。今年,山東選出40個縣域,分為引領發展、特色發展、跨越發展三個類別,試點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濱州縣域經濟的排頭兵、山東縣域經濟的“領頭羊”,鄒平被列為10個特色發展縣之一,鋁產業是特色,也是“底色”,更是驅動工業實現轉型升級的“領頭羊”。

鋁新材打開應用之門
行走在鄒平的鋁業產業園區,鋁業新材的應用之廣、鋁產品品類之多,令記者一行感受到了高端鋁產業集群的“厚重”——從薄如蟬翼的高端鋁箔到一體壓鑄的全鋁車身,從精美輕便的電子型材到精密高端的航空鋁材,鋁新材打開了遼闊的產業應用之門。
藍寶石在珠寶店身價不低,而在鄒平嘉恒新材料有限公司,這樣的藍寶石成本價僅需三四百元,結構就是純度達99.999%的氧化鋁。嘉恒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武平介紹,正在建設中的納米氫氧化鋁項目總投資7.57億元,2023年8月開工,計劃2025年6月竣工,今年前7月已完成投資2.6億元。項目生產制備5N級高純納米氧化鋁,填補了國內該技術領域空白,產出氧化鋁純度含量99.999%以上,氫氧化鋁最小粒度達到0.1微米以下,純度居全球首位,是專門用于新能源電池、電子陶瓷以及高端結構陶瓷等領域的特殊材料,已出口日本、美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鄒平嘉恒新材料有限公司也因此成為比亞迪在全國范圍內規模最大的合作伙伴。
家用或車用空調的管路冷熱循環效果的關鍵是管路用材,山東萬創金屬科技有限公司獨辟蹊徑,將管路的“銅”管用鋁代替,在“內卷”的制冷賽道上提高了產品競爭力。萬創金屬技術部長王明介紹,公司生產的鋁合金超大微通道扁管、鋁合金內螺紋管系列產品國內獨一家,市場占有率達30%,新研發的高強度、長壽命耐腐蝕合金超過國際標準,填補了國內空白,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空調、新型電站空冷鋁合金管路等多個領域,暢銷中東、東南亞、北美地區。


走進山東乾正數控機械有限公司,適應不同環境要求的門窗產品滿足了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該公司總經理劉振華介紹,乾正數控是國內首家門窗企業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新上年產1000套門窗設備項目,規模產量國內居首。
實現了門窗智能制造系統新革命的山東廣富集團淘汰了落后的鋼鐵產能,轉向金屬新材料領域。廣富集團琳海高端裝備科技有限公司車間內,年產20萬噸鍛件項目生產線爐火熊熊燃燒,照亮企業的未來。項目負責人王亮介紹,項目順應了國際鍛件技術和高端產品發展方向,總投資15億元,共建設3150噸快鍛機、7000噸快鍛機、2200噸徑鍛機、1000噸徑鍛機4條生產線,具備國家航天發射架、大飛機模具制造、高速動車組、風力發電、核電、軍工等關鍵部件的制造能力。
從傳統鋼鐵轉向鈦合金等金屬新材料,一個具象的變化就是產品附加值提高。“原來3000元一噸,現在按公斤、按克賣,鈦合金價格到了40多萬元一噸。”王亮說,公司的高端鍛件順暢邁入了多元化、規模化生產的新階段。8月10日,琳海高端裝備——奧地利GFM2200噸徑鍛機順利投產,這是高端鍛件項目的關鍵一環,帶動生產效率提高一倍,產品種類由30種增加至50余種,生產規模每月增加5000噸。


按照部署,山東將把45個支柱型雁陣集群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質生產力地標,發揮好鄒平在高端鋁產業集群中的區域影響力。鄒平為此布局了魏橋輕量化基地、魏橋鋁深加工產業園、中歐宏順循環科技產業園3個鋁產業園區,推動鋁產業鏈條向鋁輕量化汽車零部件、3C電子等高端方向發展。
深秋的鄒平,漫山紅葉,層林浸染,鳥鳴溪澗。山水之間印著高端鋁的原產地標簽,這就是鄒平作為縣域經濟“特長生”的與眾不同。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