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食品品牌企業良品鋪子(603719.SH),正進入“多事之秋”。
產品質量屢遭投訴,引發各界關注
11月5日,面對媒體對其產品質量問題的報道,良品鋪子發布說明公告:經初步排查,相關產品在公司及生產商于本年度的多批次送檢中,各項指標均合格。2024年11月4日,公司向市場監管部門提請,就此次事項即刻立案調查。公司將對調查工作做好配合,相關結果會第一時間向社會公布。
11月3日,打假網紅博主“松哥打虎”聯合曾打假“東北雨姐”的另一名打假人“賞金獵人灰燼”,共同發布視頻打假良品鋪子的多款產品,涉及問題有配料表造假、酸辣粉內未檢測出有“粉”、藕粉摻雜木薯淀粉等。
據悉,本次事件的起因是一名消費者從良品鋪子購買的藕粉在沖泡、食用時發覺與其他品牌的藕粉相比有所差異,就將藕粉送到專業的檢測機構,檢測結果顯示藕粉中含有木薯淀粉。
令公眾非常不解的是,良品鋪子生產的藕粉中是否使用了木薯淀粉,公司本應心知肚明,但對于公眾質疑,企業并沒有非常果斷地進行詳細說明。至于公司藕粉、酸辣粉等產品是否存在委托第三方加工,公司也沒有說明。
黑貓投訴等平臺顯示,不少消費者投訴良品鋪子產品存在質量問題。如投訴良品鋪子豬肉脯中疑有蟲子、天貓良品鋪子旗艦店手撕面包有異物、在良品鋪子購買的魷嘻優魚肉粒多魷魚仔(香辣味)吃出異物,良品鋪子旗艦店購買板栗仁發霉且態度惡劣等。
對于公司如何保證產品質量等問題,經濟導報記者11月7日發函對公司進行采訪,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公司回復。

業績斷崖式下滑,在競爭中“掉隊”
其實,2023年以來,良品鋪子在經營方面已經顯現出疲態。2023年,公司凈利潤為1.8億元,比2022年的3.35億元下降近乎一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凈利潤更是斷崖式下跌到0.19億元。
同時公司的營業收入也從2022年的94.39億元,下降至2023年的80.46億元,再猛跌至今年前三季度的54.8億元。
從綜合毛利率來看,良品鋪子2022年、2023年及今年前三季度分別為27.57%、27.75%、26.39%,呈現一定的下降趨勢。
公司在三季報解釋凈利潤大幅下滑原因時表示:一方面因公司自2023年11月以來在門店渠道對部分產品實施降價策略,降價對毛利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同時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本年公司通過精細化管理對成本進行了有效控制,抵消了部分前述因素對凈利潤的影響;另一方面,本年公司提前終止了2023年員工持股計劃,對取消授予的權益工具在剩余等待期內應攤銷的費用一次性記入本期,且年初至報告期末,公司收到的政府補助同比下降。
至于公司實施降價策略是否有效,為何營業收入不增反降?政府的補助收入今年大幅降低的原因又是什么,今后會否再恢復大額補助等問題,公司也沒有進行回復。
同行業中,三只松鼠(300783.SZ)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增長56.46%,凈利潤增長101.15%;洽洽食品(002557.SZ)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增長6.24%,凈利潤增長23.79%。
良品鋪子在競爭中“掉隊”,如何渡過難關,是公司管理層面臨的嚴重考驗。同時,良品鋪子也要讓股東們看到公司發展前景,防止主要股東進行連續大幅減持。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石憲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