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南京同仁堂藥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南京同仁堂”)部分股權轉讓項目在青島產權交易所掛牌,項目處于預披露階段。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此前,南京同仁堂的控制權幾經轉手,2020年由青島海發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青島海發”)取得控制權,實控人變更為青島市國資委。
掛牌信息披露,本次股權擬轉讓總比例為55%,尚需經過有權批準機構批準后進行正式披露,轉讓方可能根據有關規定或實際需要對轉讓標的做出調整,分為多個標的進行轉讓,本次轉讓將導致南京同仁堂控制權發生轉移。
一季度凈利潤3088.57萬元
據了解,南京同仁堂成立于1998年,法定代表人楊宏海,注冊資本5000萬元。經營范圍包含片劑、硬膠囊劑、顆粒劑、丸劑、口服液、露劑、散劑、煎膏劑、糖漿劑、中藥前處理及提取;預包裝食品銷售;中藥、營養保健品、食品、衛生用品的研究、開發、技術轉讓等。
從南京同仁堂的目前股權結構看,南京同仁堂健康藥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南京同仁堂集團”)持股55%,青島寶昊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青島寶昊”)持股45%。進一步來看,南京同仁堂集團和青島寶昊均由南京三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三寶集團”)全資控股。
公開資料顯示,三寶集團成立于1993年6月,經營范圍包含高新技術產業投資、開發;項目投資、咨詢服務、資產管理等,系港交所上市公司三寶科技(01708.HK)的大股東。三寶集團由青島海發與江蘇三寶控股有限公司聯合持股,其中青島海發占股51%,后者占股49%。
財務數據方面,2023年度,南京同仁堂實現營業收入15.67億元,利潤總額3.54億元,凈利潤2.92億元;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83億元,利潤總額3407.93萬元,凈利潤3088.57萬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資產總額為22.09億元,所有者權益為9.18億元。
青島海發由青島市國資委100%控股
據南京同仁堂官網介紹,其前身是北平同仁堂京都樂家老鋪南京分號,于1929年在南京開業,1955年更名為公私合營南京同仁堂國藥號股份有限公司,1957年定名為南京同仁堂制藥廠,1998年,改制組建南京同仁堂藥業有限責任公司。
據媒體報道,南京同仁堂幾經易主,2012年,本屬于國資背景的南京同仁堂被私有化,實控人變成三寶集團;2017年,葵花藥業(002737.SZ)成為南京同仁堂實控人。
2020年8月,南京同仁堂再次回歸國資行列,青島海發向三寶集團注資后持有后者51%股權,成為其控股股東,三寶集團實控人也變更為青島市國資委。
據悉,青島海發成立于2012年4月,曾用名青島西海岸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0億元,由青島市國資委100%控股。
青島海發官網顯示,其聚焦城鄉建設產城融合開發、現代產業園區開發運營、股權投資和資本運營三大主業,開發建設、金融控股與資產運營、影視文化、智慧科技、高端制造、醫療康養、環保節能七大產業集群,發揮國有資本市場化運作的專業平臺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中健天元控股有限公司官微發布消息稱,中國健康產業投資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與三寶集團就三寶集團重組、南京同仁堂資本化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本次股權轉讓是否系為南京同仁堂資本化做準備?公司是否有上市的打算?11月7日,經濟導報記者就此致電南京同仁堂,但接聽電話的工作人員表示不方便透露相關情況。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于婉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