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新三板創新層魯企生態家園(873410.NQ)披露一則關于補充確認對外借款的公告稱,公司分別于2021年8月25日和9月1日向齊河水務發展有限公司(下稱“齊河水務”)提供借款各500萬元,齊河水務于2021年9月19日歸還了公司1000萬元借款。2024年11月6日,公司召開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關于補充確認公司向齊河水務提供借款的議案》。
生態家園表示,上述資金的出借未對公司生產經營造成重大不良影響。但是,對外借款事項時隔3年才對外披露,難免讓投資者對公司信披質量感到擔憂。
去年凈利潤同比下滑超5成
就在11月4日,生態家園及公司相關負責人還收到山東證監局出具的警示函,原因也在于公司信息披露違規。
山東證監局出具的警示函表示,2023年,生態家園部分銷售業務收入確認方法不恰當,研發費用歸集、核算不準確,前五大供應商交易金額統計數據不完整,導致公司對外披露的2023年年度報告中相關信息不真實、不準確。上述行為違反了相關規定,閆茂魯作為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王嬌作為公司財務負責人,唐龍翔作為公司董事會秘書,對上述問題負有主要責任。
根據《非上市公眾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山東證監局決定對生態家園、閆茂魯、王嬌、唐龍翔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數據庫。
“上述行政監管措施不會影響公司整體的正常運營,不會對公司經營產生重大不良影響,不會對公司財務產生重大不利影響。”生態家園表示公司及相關人員將予以高度重視,充分吸取教訓,加強對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提高財務核算水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再次發生違規行為,切實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那么,該公司是否將修正2023年年報相關數據,信息披露一再出現明顯的紕漏究竟是何原因?11月7日,經濟導報記者致電該公司董秘室,但對方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2023年年報顯示,生態家園是一家專業從事農業農村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程、農業農村污水綜合處理工程和生態環境技術咨詢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該公司集環保工藝研發與利用、技術推廣與咨詢、工程管理與施工、設備安裝與調試、項目投資建設運營為一體,可以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提供專業化、系統化的解決方案,實現農業農村有機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同時改善鄉村環境。該公司還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山東省瞪羚企業、山東省專精特新企業、山東省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
2023年度,生態家園實現營業收入5147.81萬元,同比下滑65.50%;實現凈利潤965.64萬元,同比下滑53.47%。
北交所IPO之旅半路折戟
面對更高層級的資本市場,生態家園也早有謀劃,只不過,其IPO之旅并不順暢。
經濟導報記者獲悉,早在2022年10月10日,該公司便與中泰證券簽署了關于生態家園股票公開發行并在北交所上市輔導協議。當日,其向山東證監局報送了上市輔導備案申請材料,輔導機構為中泰證券。山東證監局對該公司報送的上市輔導備案申請材料予以受理,備案日期為2022年10月11日。
孰料,2024年6月12日,生態家園與中泰證券簽署了《解除輔導協議》,中泰證券于當日向山東證監局報送了終止輔導備案的申請資料,山東證監局于2024年6月17日確認該公司終止輔導。生態家園表示,公司將根據相關事項進展情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要求,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因生態家園戰略發展規劃調整,經雙方友好協商并達成一致,中泰證券終止對公司上市的相關輔導工作。”一位接近生態家園的人士告訴經濟導報記者。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0月10日,生態家園曾發布一則關于公司重大訴訟公告稱,2021年10月29日,公司與被告樂陵市畜牧業發展中心簽訂《總承包合同》,約定被告將樂陵市畜牧業發展中心畜禽養殖糞污加工處理利用建設項目EPC總承包發包給生態家園。合同簽訂后,公司依約履行了施工義務,工程已于2022年11月28日竣工并驗收合格。被告委托第三方對涉案工程進行了審計,并于2024年2月20日出具了結算審核報告。經核算,截至目前,被告尚欠公司工程款499.52萬元。
由此,生態家園訴至法院,請求判令被告支付其工程款499.52萬元及相應利息。據悉,生態家園已申請凍結被告銀行存款620萬元,后續該公司將積極跟進訴訟進展,依法維護自身權益。2024年10月10日,該案已在樂陵市法院開庭審理。截至目前,生態家園尚未披露該訴訟的最新進展情況。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杜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