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大腦”的出現,是山東工業大數據從資源向資產的關鍵一躍,為山東“奮力建設數實融合最強省”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近日,山東省數字經濟發展聯席會議辦公室組織開展省級“產業大腦”建設試點績效評價工作,經自主申報、市級推薦、形式審查、專家評審,12個項目入選2024年度省級示范型“產業大腦”。
經濟導報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多數企業還處在數字化轉型初步探索階段,如何幫助他們將數據等新生產要素有效引入生產函數,“產業大腦”提供了更高效的方案。
建設有智慧、會思考的“大腦”
山東日照是中國唯一的“海岸綠茶城市”,日照綠茶因“葉片厚、耐沖泡、黃綠湯、板栗香”成為行業以及大眾口中的知名好茶。但“好茶賣不上價”一直困擾著日照市近1200家茶企、30萬茶產業從業者。
能否用數字化賦能傳統種植業來解決這一瓶頸問題?山東省精制茶“產業大腦”應運而生。通過把單一企業難以解決的問題上升到產業鏈解決,日照茶實現了從品質到價值的跨越。
“‘產業大腦’從種植源頭管起,在茶園部署AI視頻監控、氣象一體機、溫度、濕度傳感器、土壤墑情監測站等前端感知設備,‘一碼溯源’貫穿茶葉種植、管理、加工、倉儲、物流、銷售各環節,依托移動5G網絡技術建立起的茶產業大數據平臺,打造了一套從政府到茶企、從企業監管中心到生產基地縱向貫通的可視化監管系統,實現了對茶葉生產的信息化標準管理及日照綠茶產品的質量安全追溯!比照站撇杓庸ぁ爱a業大腦”負責人、日照移動副總經理王魯雷告訴經濟導報記者,山東省精制茶“產業大腦”把地理標志產品“日照好茶”全程護送到千家萬戶的茶杯,真正實現了種植業的智能化全生態。

據介紹,精制茶加工“產業大腦”茶產業大數據平臺涵蓋視頻監控攝像、土壤墑情及微型氣象站等前端設備及集成服務,平臺服務器、綜合安防管理平臺等后端機房設備及集成服務,機房及配套場所改建服務,以及供應鏈大數據平臺軟件及運營服務等內容。通過布設在茶園地頭的AI智能視頻監控攝像機、Wi-Fi覆蓋采集設備、茶園環境監測設備,實時監測茶農對茶園的管理和作業,推送農技服務信息和預警信息。對主要茶葉生產企業實現視頻監控聯網,實時監控從業企業的生產過程,保障茶葉生產過程的規范。

日照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如今日照精制茶加工以“產業大腦”為抓手,率先開展茶行業公共數據授權運營,8個茶園示范片區、4萬畝茶園上線“產業大腦”,從“茶園”到“茶杯”實現全流程質量追溯,“海曲雨青”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日照綠茶品牌價值突破60億元,綠茶單品價格每斤提高近百元。
王魯雷表示,山東省精制茶“產業大腦”兩年建設期完全建成后,將成為全國首家真正打通茶產業鏈條一二三產業的有智慧、會思考的“大腦”。有了“產業大腦”提供的精準“畫像”,產業鏈招引能更有的放矢,客商的需求也能更好地得到滿足,將真正成為產業發展的“利器”。
激發“乘數效應”
當曾經看不見的數據被捕捉被看見,新的生產力悄然而生,經濟發展的“乘數效應”就開始顯現。這當中,“產業大腦”發揮著重要作用。如今,山東“產業大腦”建設走向可觀可感、加速落地階段。
走進山東平度假睫毛智能制造數字化生產車間,經濟導報記者看到,從拉絲、切毛、卷管、上板、打膠、裁剪、上卡、裝袋、裝箱等全環節正在實現機械化、智能化的操作流程。

“園區與浙江大學機器人研究院聯合成立美妝智能裝備聯合研發中心,打造‘美妝睫毛產業大腦’,組建專項研發團隊,進行睫毛半成品和后端智能制造數字化車間的打造!鼻鄭u美妝在線新經濟產業園總經理郭虎介紹,截至目前,流程中多項智能化設備已經正式投產運營,可提高生產效率5倍以上。
這就是“產業大腦”賦能產業鏈帶來的乘數效應。據介紹,山東省青島美妝在線新經濟產業園還將打造首個睫毛產業元宇宙及AIGC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建設未來工廠、產業圖譜、數字園區等,助力美睫產業數字化、集聚化、品牌化發展,推進美妝睫毛產業數字化進程。
如今,“產業大腦”正讓更多行業找到更優發展路徑。山東港口集團聯合青島、日照、煙臺等市共建港口物流“產業大腦”,打通“物流+貿易+通關+金融”數據循環,2023年平臺交易額突破11億元、自營收入超過1億元。截至2024年上半年,該“產業大腦”鏈接物流車輛近百萬輛,服務上下游企業近10萬家。
數據顯示,目前,山東已累計認定“產業大腦”82個,其中建設試點64個(含省屬企業4個、駐魯央企1個),入庫培育18個?冃гu價圍繞組織管理、建設情況、建設成效等方面展開,從各市分布看,青島2個,濟南、東營、煙臺、濟寧、泰安、日照、威海、聊城、臨沂、菏澤各1個。從所屬行業來看,涉及化工、輕工、機械3個傳統產業,高端化工、汽車、現代食品等3個優勢產業,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2個新興產業。

在數實融合發展中,山東大力推進“產業大腦”建設。隨著數實融合走向縱深,“產業大腦”正助力山東將生產優勢轉化為數據優勢,實現政府、行業及企業間的數據聚、通、用,為企業數字化、產業數字化、經濟治理數字化提供技術支持,賦能生產鏈,降本增效,高質量發展升級提質。
量質提升加速向“新”
從內涵上講,“產業大腦”是制造業降本增效、提升價值的核心。近年來,山東部署推進數字產業化“十大工程”、產業數字化“八大行動”,數實融合發展呈現諸多新趨勢、新范式,建設“產業大腦”就是在工業企業中加速數轉智改的一個創新抓手。
“針對面廣量大的中小微工業企業,山東已累計認定82個‘產業大腦’,探索數據驅動的服務型制造新模式!鄙綎|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數據產業推進處處長孫志強介紹,2024年,“產業大腦”建設迭代升級、全面推開,并將加快形成一批經濟效益突出、數據資源豐富、數據價值顯著的行業“產業大腦”賦能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山東正加快實施產業大腦“量質提升”培育行動,圍繞重點鏈條、特色集群抓好試點培育、示范打造,深化集采集銷、數智服務、產業金融等新業態新模式,在推出一批有影響力的重點行業“產業大腦”的基礎上,加快省級產業大腦能力中心和產業可信數據空間建設,搭建以“產業大數據+行業大模型”為核心的產業集群數智化轉型服務平臺。

“‘產業大腦’作為一項新工作,一開始缺乏產業示范效應,也有企業對‘產業大腦’信心不足,擔心運營模式、平衡利用等問題。”孫志強談到,經過近一年的探索,山東“產業大腦”建設成為一項可觀可感、有章可循的工作。有一些已經在推進中的企業,利用“產業大腦”突出“三分建設、七分運營”,持續圍繞產業痛點找場景應用,吸引企業積極嘗試數智平臺和智能化提升,目前服務企業數、企業覆蓋率、平臺點擊率等都有所提高。
山東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產業大腦+未來工廠”的模式將為產業新賽道注入新動能,夯實現代化產業體系基底,山東應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打造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新格局。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戚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