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交所上市委審核通過近1年半之后,日日順供應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日日順”)的創業板IPO還是無奈擱淺。
10月29日,深交所發布公告稱,因日日順及其保薦人提交了關于撤回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申請,深交所決定終止對日日順IPO的審核。在IPO受阻后,日日順在資本市場的后續規劃頗為引人矚目。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海爾智家(600690.SH)通過接受表決權委托的方式,實現對日日順的控制,并把日日順及其控股子公司納入海爾智家合并報表范圍。這是否意味著日日順獨立上市計劃就此擱置呢?

原計劃IPO募資27.7億元
深交所網站信息顯示,日日順創業板IPO材料于2021年5月12日被受理,2021年6月7日進入問詢階段,在等待近2年后,日日順IPO于2023年5月25日被上市委會議審核通過。不過,在此后的近1年半時間里,日日順一直未向證監會提交注冊,直至如今主動撤回首發上市申請。
據招股說明書透露,日日順成立于2000年1月,注冊資本59056.45萬元,海爾集團公司為實際控制人,原計劃發行不超過6561.83萬股新股,募集資金27.71億元,分別用于智能物流中心項目、倉儲設備智能化項目、物流信息系統數字化和智能化建設項目、最后一公里網絡觸點建設項目、自營運力提升項目。
據介紹,經過多年發展,日日順已經成為中國領先的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及場景物流服務提供商,積累了包括海爾、創維、天貓、宜家、科勒、奔馳、億健、小牛、沃爾瑪、統一等眾多品牌客戶。根據羅戈研究的報告,按照2020年的收入,日日順為中國第三大端到端供應鏈管理服務提供商。此外,日日順也是當前市場上少有的覆蓋采購、生產制造、線上線下流通渠道、跨境及末端用戶服務場景的端到端供應鏈管理能力的企業。
財務數據顯示,2020年度至2022年度,日日順營業收入分別為140.36億元、171.63億元、168.47億元,實現了9.56%的復合增長率;同期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22億元、5.68億元、5.53億元。
按照羅戈研究的報告,預計2020年至2025年中國端到端供應鏈管理服務商市場復合增長率將上升至11.9%,至2025年,市場規模約3.14萬億元。而日日順作為行業內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企業,具備可持續的增長潛力。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日日順關聯交易占比較高,近半收入都來自于關聯方海爾系和阿里系客戶。
據披露,2020年至2022年,日日順來自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分別為80.12億元、90.08億元和91.52億元,占公司當年度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7.08%、52.48%和54.33%。
其中,來自關聯方海爾系客戶的收入占比分別為33.13%、30.60%和31.55%,毛利貢獻占比分別為41.48%、41.90%和42.69%;來自關聯方阿里系客戶的收入占比分別為15.80%、15.00%和15.80%,毛利貢獻占比分別為21.36%、21.15%和17.75%。
納入海爾智家麾下
在深交所決定終止審核日日順IPO的當日,海爾智家發布公告稱,通過表決權委托協議實際控制日日順,并將其納入合并報表范圍。
具體來看,10月29日,冰戟(上海)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冰戟公司”)與貫美(上海)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貫美公司”)簽署表決權委托協議,將其直接持有的優瑾(上海)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優瑾公司”)55%股權對應表決權不可撤銷地委托貫美公司行使。
據介紹,貫美公司是海爾智家全資子公司,冰戟公司是海爾智家實際控制人海爾集團間接控制的企業。本事項完成后,貫美公司將實際控制優瑾公司100%表決權比例,優瑾公司控制的日日順(上海)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日日順上海”)、日日順及其控股子公司均將成為海爾智家實際控制的主體,優瑾公司、日日順上海、日日順及其控股子公司將被納入海爾智家合并報表范圍。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表決權委托事項不涉及對價支付安排。
海爾智家表示,當前公司正深入推進中國市場零售轉型變革和海外品牌本土化能力升級,形成面向未來的、可持續高質量增長的市場競爭力;其中,打造涵蓋倉儲、分銷、配送的全流程一體化物流能力是變革落地的關鍵一環。
基于戰略目標,海爾智家實現對日日順的控制,可以在家電業務的物流服務體系上形成同一個公司、同一個團隊、同一個目標,全面打通業務體系與物流體系之間用于鏈接的人員、系統和數據接口,以充分實現提升運營效率、加速公司業務模式變革落地以及打造新的業務增長點之目的。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根據海爾智家披露的數據,日日順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的業績并未有大的波動。
據披露,控股日日順的平臺公司優瑾公司2023年度合并口徑營業收入為184.24億元,凈利潤為5.68億元;2024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93.33億元,凈利潤為2.86億元。
擱置獨立上市計劃?
對日日順實現控制,對海爾智家自然是好事,但這是否意味著日日順獨立上市計劃被擱置?對于期待日日順上市的其他股東而言,又該如何實現當初投資的目的呢?
據了解,日日順發源于海爾家電配送服務體系。憑借在大家電物流方面強大的行業競爭力和優秀的客戶體驗,日日順于2013年獲得阿里巴巴投資,在強化與阿里巴巴旗下天貓商城合作的基礎上,開始加快拓展家電、家居等大件物品的第三方物流服務業務。
2018年,淘寶控股、高盛、中投等多家知名投資機構入股日日順。
2019年,日日順自海爾智家出表,開始獨立IPO籌備工作。2021年日日順向深交所創業板提交IPO申請,并于2023年通過上市委員會審核。
根據招股說明書披露,日日順的股東中,持股3.08%的北京梅里亞就屬于中投旗下,受阿里巴巴控制的淘寶控股、Partner Century合計持股29.055%,Broad Street Investments、Stonebridge 2017兩家外資股東合計持股4.66%,立創七號、天津金研凈頤、國控泰康等7家私募股東持股比例則從0.84%至0.59%不等。
為了解日日順未來的資本市場規劃,經濟導報記者10月31日分別致電日日順和海爾智家信息披露電話,但均未獲得接聽。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段海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