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濟南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濟南市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下稱《方案》)的有關情況。經濟導報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到2027年,濟南將建成300處各類起降設施;開通100條以上低空航線,商業飛行取得突破性進展等。
濟南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局級領導干部楊興才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方案》充分考慮了濟南市在通航機場、先進制造業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方面的基礎優勢,結合齊魯空天信息研究院等科研機構和駐濟高校等創新平臺資源優勢,市場化開展低空經濟公共服務領域的場景開發,不斷拓展低空經濟在物流配送、應急救援、醫療救護、旅游文體等方面應用,進一步豐富居民消費模式、推動濟南消費持續升級,提高生活質量,形成消費新的增長點。
《方案》要求,通過加快構建低空經濟“1+3+5+N”工作體系,即以爭創國家級低空經濟試點示范為目標,聚焦通用航空器、無人駕駛航空器、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3大領域,實施產業規模培育、特色場景拓展、飛行保障筑基、創新能力提升、試點示范引領等5項重點任務,形成若干特色多元、跨界融合的應用場景,打造全國低空經濟發展先行區、集聚區和示范區。
到2027年,引育產業鏈相關企業200家以上,產業規模突破200億元;建成300處各類起降設施;開通100條以上低空航線,商業飛行取得突破性進展等。
同時,壯大低空經濟產業規模。包括強化產業招商引資,引進一批國內知名領軍企業和優質項目;實施產業補鏈強鏈延鏈,以航空器整機制造為重點,帶動核心零部件產業集聚發展,培育低空服務新業態發展;發揮國資平臺引領作用,組建低空經濟發展公司,推進低空飛行服務站建設,鼓勵開展低空制造、基礎設施建設等;開展產業交流合作,打造濟南低空經濟名片,擴大影響力和知名度等。
此外,《方案》也要求豐富特色低空應用場景。包括推進“低空+智能巡檢”,實現規模化運營;完善“低空+公共服務”,拓展應用場景;發展“低空+醫療服務”,構建航空應急及醫療救援體系;構建“低空+物流運輸”,鼓勵開展城市無人機配送、城際無人機運輸等低空物流新業態;強化“低空+旅游文體”,打造文旅消費新場景;探索“低空+空中交通”,構建立體交通低空航線網絡等。
對于保障體系,《方案》要求包括構建協同高效的低空飛行服務網,實現“一窗口申請、一站式審批、一張網統管”功能;構建開放融合的低空飛行航線網,合理劃設航路航線,保障低空飛行器有序安全飛行;構建全域覆蓋的低空智聯通信網,形成基于城市數字孿生、實景三維低空空域數字底座的市級低空數字智聯網絡;構建智慧綠色的低空基礎設施網,統籌規劃建設通用機場、直升機場(起降點)及無人駕駛航空器起降設施(樞紐、場站、點)三級起降設施體系,滿足低空飛行功能等。
在創新能力方面,《方案》提出要建設高能級創新平臺,為低空產業創新發展提供技術支撐;推進核心技術攻關,提升整機產品和關鍵核心零部件的產業化規模和效益;集聚高層次創新人才,引進一批重大科技創新團隊,培養產業發展急需專業人才等;強化低空經濟示范引領,包括爭取國家低空領域各類試驗區、試點等;打造低空經濟示范區,推進產業集聚發展等。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