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從10月17日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前三季度山東外貿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前三季度,山東省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41萬億元,同比增長3.8%,占全省進出口總值的56.8%。其中,出口7898.2億元,增長8.8%;進口6208.8億元,下降1.9%。

前三季度,山東省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情況如下:
經貿合作更加緊密,對多數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實現增長。在當前國際貿易面臨較大下行壓力的背景下,以新興市場為主的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貿易逆市上揚,成為支撐山東外貿增長的重要力量。前三季度,山東省對92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實現增長,其中對主要貿易市場韓國、越南和新加坡進出口分別增長10.8%、8.8%和40.4%。
外貿主體活力不斷釋放。民營企業是拓市場、抓訂單的“沖鋒隊”。前三季度,山東省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5.24萬家,比去年同期增加3948家。其中,民營企業4.82萬家,實現進出口值1.1萬億元,增長3.7%,占78.1%,繼續發揮主導作用。
中歐班列持續賦能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貿易發展。7月、8月、9月,山東省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鐵路運輸進出口分別增長7.8%、16%、20.2%。9月份,設立山東中歐班列塞爾維亞集結中心,是山東中歐班列首個中東歐集結中心,山東也成為國內首個設立中東歐集結中心的省份。集結中心將持續為共建“一帶一路”外貿發展蓄勢賦能。 產業聯系更加緊密,中間品和大宗商品貿易地位突出。前三季度,山東省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的產品中,中間品占51%,占全省中間品出口總值的56.7%,基本有機化學品類、電子元件類中間品均保持兩位數增長。同期,山東省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口大宗商品占全省大宗商品進口值的70.5%,其中原油、銅礦砂、鋁礦砂分別占到全省同類產品進口值的95.7%、85.2%和76.4%。這充分反映了山東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之間的經濟聯系和合作關系愈加緊密。
出口科技含量穩步提升,“新三樣”產品出口增勢明顯。前三季度,山東省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高新技術產品增長18.8%,為共建國家產業發展、技術進步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出口“新三樣”產品45.8億元,增長53.3%,占同期全省同類產品出口值的57%。其中,電動汽車、光伏產品、鋰離子蓄電池同比分別增長34.4%、72.4%和90.4%,有力支持共建國家能源轉型和綠色低碳發展。
2024年是共建“一帶一路”第二個十年的起步之年。下一步,海關將積極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不斷深化改革創新,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為暢通國際產業鏈供應鏈,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貢獻海關力量。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