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交所召開2024年第24次上市審核委員會審議會議,審議南京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醫藥,600713.SH)的再融資申請。
據南京醫藥2023年7月8日發布的可轉債發行預案披露,公司本次擬向不特定對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0.8億元,資金用于南京醫藥數字化轉型項目、南京醫藥南京物流中心(二期)項目、福建同春生物醫藥產業園(一期)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負債率持續偏高,股價長期低于凈資產
南京醫藥立足于大健康產業發展,以醫藥批發及醫藥零售為主營業務,是中國醫藥流通行業內的區域性醫藥商業龍頭企業,1996年在上交所上市。
披露文件顯示,近年來南京醫藥資產負債率較高,均在70%以上。據南京醫藥保薦人出具的上市保薦書顯示,2021年、2022年和2023年末,南京醫藥資產負債率分別為79.78%、78.85%和74.46%。

南京醫藥半年報顯示,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負債率76.66%,依舊處于偏高水平。
《可轉換公司債券管理暫行辦法》第九條中規定,“可轉換公司債券發行后,資產負債率不高于70%”。此規定也是為了確保公司的財務健康和穩定,避免過度杠桿化可能帶來的風險,
半年報顯示,截至2024年6月末,南京醫藥短期借款45.7億元,一年內到期非流動負債21.8億元,其他流動負債中有10億元的短期應付債券,三者合計77.5億元。此外,長期債務也達到36.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南京醫藥的股價長期大幅低于凈資產(即“破凈”)。據南京醫藥半年報顯示,截至2024年6月末,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65.44億元;而截至2024年10月15日收盤,公司總市值約61.41億元。
今年8月27日,證監會發布再融資新規,對于存在破凈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再融資,適當限制其融資間隔、融資規模。
而資料顯示,2010年以來,南京醫藥分別在2010年、2014年、2018年、2022年完成四次定增,累計融資35億元。加上本次可轉債發行,融資總額將達到45.8億元,占目前凈資產的比例達到70%。
南京醫藥此次發行10.8億元可轉債融資,是否符合政策要求?是否存在兌付風險?
與關聯方交易數據存差異
南京醫藥在年報中披露,金陵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金陵藥業,000919.SZ)為公司母公司的控股子公司,雙方存在關聯交易。
披露文件顯示,2021年-2024年上半年,南京醫藥向關聯方金陵藥業采購金額分別是6254.31萬元、6054.39萬元、6567.16萬元和2532.01萬元。
而據金陵藥業年報顯示,2021年-2024年上半年,其向南京醫藥的銷售金額分別是6403.93萬元、6230.08萬元、6548.93萬元和3009.17萬元。
年報同時顯示,2021年-2024年上半年,南京醫藥向金陵藥業銷售金額分別是36366.88萬元、32149.34萬元、30744.37萬元和17642.03萬元。
而金陵藥業年報顯示,2021年-2024年上半年,其向南京醫藥的采購金額分別是40395.2萬元、36210.78萬元、34382.12萬元和19412.31萬元。
應收賬款方面,據南京醫藥年報顯示,2021年-2024年上半年,公司對金陵藥業的應付賬款金額分別為2300.01萬元、932.72萬元、367.23萬元和516.93萬元。
而據金陵藥業年報顯示,2021年-2024年上半年,其向南京醫藥的應收賬款分別是936.00萬元、991.80萬元、337.95萬元和1115.98萬元。
對比發現,南京醫藥與金陵藥業在采購、銷售和應收應付金額披露數據差異較大。那么,出現差異的原因是什么?公司信息披露數據是否準確?
針對上述問題,經濟導報記者近日向南京醫藥發去郵件進行采訪,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公司任何回復。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石憲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