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山東省財政廳等九部門聯合印發《山東省推動大規模農業機械更新行動方案》(下稱《方案》)。根據《方案》,山東將聚焦農機裝備更新換代需求和短板弱項,實施報廢回收、購置更新、推廣應用和能力提升四大行動。到2027年,山東要報廢老舊農業機械2萬臺以上,新購置各類農業機械數量50萬臺以上,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3%。
山東是農業大省,也是農機大省。最新數據顯示,山東省的農機總動力已達1.15億千瓦,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也高達90.55%。但與此同時,部分作物機械化收獲水平還較低。
為推動大規模農業機械更新,山東將擴大報廢補貼范圍,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對拖拉機、播種機、聯合收割機、水稻插秧機、農用北斗輔助駕駛系統、機動噴霧(粉)機、機動脫粒機、飼料(草)粉碎機、鍘草機等農業機械給予報廢補貼。進一步優化報廢農機回收拆解企業布局,實現全省涉農縣(市、區)報廢農機回收站點全覆蓋。逐步制定完善不同種類農業機械報廢與回收利用的標準規范,鼓勵對具備條件的廢舊農業機械關鍵零部件實施再制造,再制造產品安全環保性能應不低于原型新品。
同時,將優化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重點推進定位終端、輔助駕駛系統在大中型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主要農業生產作業裝備的應用,對動力換擋和無級變速拖拉機、高效低損聯合收獲機等,提高補貼標準,實行“優機優補”。繼續實施糧食烘干成套設備補貼試點,擴大溫室大棚補貼試點范圍。積極爭取將標準化畜禽舍鋼結構、智能養殖(含漁業)設備等畜牧水產生產機械,以及水果、蔬菜、棉花初加工成套設備等,納入農機補貼試點范圍。
此外,為做好推廣應用,山東將開展高性能播種機作業補貼試點,支持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大力推廣智能終端和智能作業模式應用,加大糧食烘干設備購置與應用資金支持力度,加強區域農機社會化服務中心建設,構建集聚作業監管、機具調度、牌證管理、信息服務等功能的管理服務體系。
《方案》還要求,各地要用足用好中央和省級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強化農機補貼資金監督檢查;開展農業機械擔保貸款業務,對建設烘干中心、購置大型農業機械等提供信貸擔保支持,提高農戶購機積極性。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杜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