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孫羅南
山東省政協委員,國家電投濟南綠動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陳穎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氫能產業發展應系統謀劃和解決好氫能源供應與應用消納問題,在時間上同步、在區域上協同。

陳穎說,在過去幾年中,山東省氫能產業蓬勃起勢:“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全面推進,一批風光氫儲項目規劃建設,質子交換膜、先進制儲運氫、燃料電池等氫能關鍵核心技術和裝備走在全國前列,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量千余臺,建成加氫站30余座,可利用富余副產氫年產能達14萬噸,以濟南、濰坊、淄博、青島等區域為牽引的氫能產業大生態初步顯現。
“同時擁有豐富的副產氫資源和應用場景是山東無可比擬的優勢,應堅持發揮自身優勢,走好獨具特色的發展路線。”陳穎建議,加強跨區域協同,加強全省各地區聯動、企業聯動、鏈條聯動,實現強強聯合、差異發展;加強與沿黃各省市協同,打造“黃河流域氫能示范城市群”,形成串聯黃河上、中、下游區域的產業協同發展格局。
“過去幾年,技術進步使氫燃料電池等環節以每年20%至30%的速度降本,有力推動氫能的產業化應用!标惙f還建議,“充分發揮技術的牽引性作用,鼓勵濟南綠動氫能、國創中心、塞克塞斯、山東東岳等企業主體和研發機構,聚焦氫能制、儲、運、用各環節關鍵技術、材料、裝備,尤其是對質子膜、碳纖維、先進制儲氫技術等加大創新投入,協同開展攻關及中試,提升技術水平和工程化生產工藝。發揮高校人才優勢,研究設立氫能相關專業,為氫能產業發展提供人才基礎。”
陳穎認為,加快氫能產業發展,應把場景應用放在關鍵位置,她建議以“氫進萬家”實施為契機,在有條件區域規劃建設氫能交通、氫分布式供能、氫儲能等的氫能應用示范區,并給予氫基礎設施建設審批、氫燃料電池汽車購置運營補貼、高速費減免、路權開放、清潔供暖補貼等政策傾斜。
陳穎建議,發揮山東省新能源資源和區位優勢,以副產氫和部分綠氫示范項目為依托,打通氫能提純、制取、儲運、加注及下游應用產業鏈條,在技術日臻成熟和成本持續下降的基礎上,建設清潔能源制綠氫、制綠醇、制綠氨等基地,推動氫能及氫基產品向周邊省市、國家和地區輸送及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