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為引導和激勵更多金融資源支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山東省發展改革委會同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等起草了《關于進一步完善綠色金融體系推動能源和產業轉型的若干措施》(下稱《若干措施》),近日,山東省發展改革委發布《若干措施》意見的公告,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建議。
公告顯示,山東推動綠色金融與轉型金融有效銜接,提升金融服務綠色低碳發展質效。重點支持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氫能、核能等新能源發展;促進煤炭清潔高效開發轉化利用等傳統能源轉型;支持社會資本參與新型儲能建設;建立和完善適應高比例新能源消納的市場機制。本次征求意見截止到1月26日。
根據公告,到2026年年底,綠色貸款余額突破2.5萬億元,綠色金融專業部門、特色分支機構超過100家,轉型金融標準體系初步建立,新增高碳行業低碳轉型融資3000億元以上;綠色金融和轉型金融產品、工具及服務模式不斷創新,形成組織體系健全、產品內容豐富、基礎設施完備、政策支持有力的綠色金融體系。
支持重點涉及三個領域,分別為:
高碳行業低碳轉型。重點支持鋼鐵、石化、化工等傳統高碳工業企業的綠色技術革新、節能減排、降碳減污;加大對高端裝備、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支持,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能源體系綠色轉型。重點支持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氫能、核能等新能源發展;促進煤炭清潔高效開發轉化利用等傳統能源轉型;支持社會資本參與新型儲能建設;建立和完善適應高比例新能源消納的市場機制。
綠色低碳技術進步。積極支持節能環保、降碳增效、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等領域的科技攻關項目和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為大容量儲能技術研發推廣及二氧化碳低成本捕集利用等技術提供金融支持。
根據公告,山東優化金融資源供給。其中,擴大綠色債券融資規模。做好綠色債券項目儲備,積極爭取將我省綠色產業項目納入各銀行總行綠色金融債券項目庫;支持企業發行碳中和債券、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中小企業綠色集合債、藍色債券等創新產品,研究探索綠色資產支持證券;積極爭取將符合條件的綠色項目納入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范圍;發揮省信用增進公司增信作用,優先為低碳轉型項目增信,支持綠色低碳企業發債。
引導長期資本加大對新產業新技術的投資。出臺長期資本支持我省綠色低碳發展的意見,鼓勵保險資金、社保基金等長期資金通過投資股權、債券、私募基金、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等形式,為山東產業綠色低碳和數字化轉型發展提供長期穩定資金支持。對社保基金、保險資金等長期資本出資創業投資機構,實際投資我省早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金額占其實繳資金(實收資本)50%以上的,省財政分檔給予長期資本方投資獎勵,用于增加在魯再投資。其中,實際出資額在1億元至3億元(含)的給予不超過200萬元獎勵,實際出資額在3億元以上給予不超過400萬元獎勵。
記者從山東省發展改革委獲悉,山東碳排放總量占全國近10%,減碳降碳任務重、責任大,特別是煤電、煉化、焦化、有色等16個行業5278家高碳企業,占規上工業企業能耗的69%、煤耗的91%,是我省企業高碳向低碳轉型的主體和關鍵。初步測算,未來3年高碳行業向低碳轉型需新增投資約1萬億元,其中市場化融資需求5000億元以上,需大量長期低息的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支持。央行正加快推進轉型金融發展,牽頭起草火電、鋼鐵、建筑建材和農業四個行業轉型金融標準。目前金融支持高碳行業低碳轉型在全國省市層面尚未完全破題,《若干措施》主要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抓住高碳行業和能源轉型這個急難重點,以市場化方式加大金融資源供給,培育綠色低碳轉型內生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