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吳淑娟
“山東成功創建的全國首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未來三年內,將匯聚1300家左右優質服務商,形成5000余個優質解決方案,提供一站式數字化轉型服務,培訓企業家超過1萬人次,提供‘點餐式’數字化轉型知識。”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張海波在1月16日舉行的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供需對接服務平臺上線啟動儀式上表示。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供需對接服務平臺上線
當日,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供需對接服務平臺在濟南正式上線。該平臺將通過開展數字化診斷,構建企業轉型需求圖譜,匯聚服務商“資源池”,提供個性化定制解決方案。
“目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供需對接服務平臺已完成基本功能模塊開發以及服務商解決方案(產品)分級分類管理、企業評測診斷及‘精準畫像’工具等模塊開發。已入駐2400多家企業、需求匯聚1800余個,注冊740余家服務商,上架1000多個解決方案產品,專家入駐150名,完成服務券發放300余張。”國家數促中心專家顧問、華為云工業數字化首席專家張勇強在現場表示。
據介紹,在企業和產業鏈服務方面,該平臺目前已完成了臨清軸承、博興商業廚具兩個國家級中小企業產業集群及紫菜云“基建物資產業鏈”等的產業層級調研,并就全省規模化評估工作,開展全面合作渠道的打造。通過“診改聯動”的模式針對企業數字化轉型痛點提供精準對接解決方案;針對軸承產業鏈的發展,打通產業鏈上下游,帶動軸承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模式。
事實上,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供需對接服務平臺是去年山東成功獲批創建的全國首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的標志性成果。自山東成功創建全國首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以來,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聯合中國信通院、中國工聯院等國家智庫,高標準編制數促中心三年建設方案,研究形成“123”核心架構體系,加速推進數促中心落地。
據張海波介紹,該中心由浪潮云洲承建、管理和運營,聚焦中小企業數字化普及和深層次應用,建設集技術創新、產業孵化、資源共享、應用推廣、生態協作及政策支撐等功能于一體的公共服務創新載體,創新采用“123”整體架構建設,即:打造落地1個以浪潮云洲為主體的市場化公司實體,作為常態化運營主導;打造“線上+線下”2個重要載體,作為常態化運營兩翼支撐;打造數字經濟產業園、民辦非企業單位、服務商聯盟3支推進力量,引育優質數字化轉型服務商,導入人才培養、融資服務、供需對接等服務能力,加快中小企業上云用數賦智,打造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生態體系。
“目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正在加速推進落地,政策、技術、服務等資源已全面聚合到位,入駐服務商740余家,培育典型解決方案1000多個。”張海波表示,將全力打好政策惠企、環境活企、服務助企、人才興企的組合拳,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加速向縱深拓展。加力提速度,推動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盡快落地;加力強質量,推動服務深度優化;加力樹品牌,推動轉型提質擴面。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敖立則表示,未來,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將繼續加強與山東省合作,做好產業政策服務,形成數字化應用創新示范,推動山東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加速
數字經濟時代,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已成為中小企業的必選項。
據了解,近年來,山東構建形成全國領先的支撐平臺,培育國家級“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7家,特色專業型平臺40家,總量居全國首位,帶動形成省級平臺216個,創新建立數字經濟總部40個、產業大腦32個,打造了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堅實底座;精心開展務實高效的專項行動,打造出云行齊魯、工賦山東、萬名數字專員進企業等一系列特色品牌。近3年全省上云用云企業年均新增近10萬余家,入選工信部試點示范企業84家,5G工廠32個,均居全國第二;建設國家級智能工廠35家,居全國首位;培育“晨星工廠”2332個,多項指標均走在全國前列。
“成本高、效率低、浪費多、管理累、銷售難是企業未進行數字化轉型時面臨的最重要問題。”山東海特數控機床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經濟導報記者,海特數控與浪潮云洲合作搭建了智能生產管理系統,通過數字工廠、數字營銷、數字運維全領域數字化轉型,實現了基于數據的運營決策。伴隨大量生產數據用起來、活起來,企業訂單及時交付率增長超50%,提升設備綜合效率增長超20%,庫存占用成本下降30%,減少廢料20%。
山東立威集團負責人則表示,作為一家年銷售收入突破3億元、研發和生產“微波大健康”和“人工智能裝備”的科技創新型企業,與浪潮集團聯合制定了整體的數字化轉型方案后,建立了在線管理流程,保證了信息傳遞的準確、及時和全面,提高了協作效率。通過實時采集設備的運行狀態,結合人工智能模型算法,實現了對設備的遠程運維,提高了排障效率和客戶滿意度,降低了售后服務成本,進而開拓了產品售后服務市場。
“項目上線5個月,產品交期縮短18%,售后成本降低20%,客戶滿意度提升25%,入選了山東省首批數字經濟晨星工廠。”該負責人告訴經濟導報記者,下一步將把數字化轉型的經驗推廣到整個集團,應用到更多場景,建設更完善的智能工廠,讓數字化助力企業提質增效。
事實上,針對仍處于數字化轉型探索階段的中小企業“不能轉、不想轉、不會轉和不敢轉”的普遍問題,以卡奧斯、浪潮等為代表的山東國家級“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已在實踐中助力中小企業轉型成本進一步降低。
“當前數字經濟的發展已使得數字化推動85%的企業財務收入改善超過5%,數字化程度越高,企業規模、創新速度越快,市場競爭力越強。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已經在裝備、化工、能源、汽車、電子等行業賦能中小企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卡奧斯物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大區解決方案總經理鄭明表示。
鄭明介紹,亨氏食品應用卡奧斯工業視網膜平臺后,檢驗效率提升200%,良品率從96%提升至99%,檢驗成本每年降低50萬元。
據了解,山東將開展產業數字化八大行動,瞄準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主戰場,分類開展工業企業負責人數字化轉型普及和提升培訓,全面提高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覆蓋率。加快建成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進一步發揮好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作用,推出一批“小快輕準”解決方案,助力中小企業“智改數轉網聯”,深度激發廣大企業內在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