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石憲亮
1月11日,深交所網站發布了山東山大電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山大電力”)及其保薦機構對首輪問詢函的回復意見。去年12月22日,深交所披露了該公司更新后的招股書申報稿。
報告期總分紅率47%
山大電力擬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IPO被受理日期為2023年6月28日,保薦機構為興業證券,預計募資5億元。該公司的控股股東為山東資本,持股40.15%;實際控制人為山東大學,山東資本為山東大學全資公司。
除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外,單獨或合計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其他股東還有梁軍、張波、丁磊、李欣唐、裴林、劉英亮和寧波泉禮等個人及機構。申報稿顯示,上述自然人大股東均長期在山東大學系統內工作,在公司內也擔任重要角色。
山大電力業務主要分兩大類,一是電網智能監測領域,二是新能源領域。2022年度,這兩大類產品營業收入占比分別為84.47%和15.53%。公司的客戶主要集中于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等電網企業及其下屬企業。
2020年至2023年中期,山大電力營業收入分別為3.94億元、4.36億元、4.78億元、2.2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8124萬元、7618萬元、7699萬元、3648萬元。對于2023年業績,山大電力表示,公司經營情況正常,期后業績不存在大幅下滑的風險,不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在報告期內,山大電力每年都進行大額現金分紅,2020至2023年中期分別分紅1832萬元、3054萬元、4886萬元、3054萬元,報告期總計1.28億元;而公司報告期內的凈利潤總額為2.71億元,總分紅率高達47%。
公司本次計劃募資5億元,將投向5個項目,分別為山大電力電網故障分析和配電網智能化設備生產項目、山大電力研發中心項目、山大電力新能源汽車智能充電樁生產項目、山大電力分布式發電源網荷儲系統研發及產業化項目、補充流動資金0.9億元。
深交所首輪問詢函共對山大電力提出了17個方面的問題,涉及業務和技術、研發費用及創新性、募投項目、股東及歷史沿革、業務規范性、收入確認、主要財務指標、機器設備與業務規模匹配項、在建工程進展、期后業績等。
多個募投項目落戶山大電力產業園
針對募投項目,深交所問詢函顯示,公司募集資金投資概算中,土地費用和建設工程投資金額及占比較高。其中,山大電力電網故障分析和配電網智能化設備生產項目擬投入1.4億元資金用于土地及建設工程。截至2022年12月31日,發行人在建工程余額為1.27億元,主要為山大電力產業園建設項目。另外,公司存在報告期內大額分紅后又擬用募資補流的情況。
深交所要求公司進一步論證新建產業園的經濟效益及商業合理性、工程建設及募集資金投入的必要性;說明在新能源汽車智能充電樁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發行人對應產品毛利率大幅下滑且毛利率遠低于發行人優勢產品的情況下,仍投入較多資源用于后續該產品的生產、研發和推廣的原因、合理性、必要性;說明報告期內大額現金分紅的必要性及相關資金去向,在大額現金分紅的同時募集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的合理性。
山大電力在回復中表示,山大電力產業園位于濟南市高新區飛躍大道以南、春暉路以東,土地面積為2.66萬平方米,已取得不動產權證書。本次IPO前三個募投項目皆在該產業園內實施。山大電力產業園于2023年8月起逐步投入使用,產業園建成后,用于公司上述募投項目的生產、研發和配套辦公使用,暫無對外出租計劃。
山大電力稱,在公司投資新建山大電力產業園前,公司僅擁有一項房產,并因場地限制,租賃了關聯方華天科技的廠房用于生產和倉儲使用,但是伴隨公司業務規模的增長,自有和租賃廠房已不能滿足公司長遠發展需要,特別是近年來公司新能源領域業務的發展,更進一步增強了公司生產和倉儲場地的需求,故公司投資新建了山大電力產業園。
至于新能源充電樁項目,山大電力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高速發展,新能源充電樁涌現了一批市場參與者,導致市場競爭較為激烈,但隨著下游客戶對產品性能、質量保障、交付能力和服務能力等要求越來越高,大部分資金實力弱、技術水平較低的中小型企業將被淘汰,具有自研能力的充電樁整樁制造企業有望引領行業技術發展、控制成本,在競爭中獲得優勢,行業利潤將逐步修復。
僅有569萬元固定資產,知識與技術更值錢
申報稿顯示,截至2023年6月底,山大電力固定資產原值為2714.09萬元,賬面價值為569.19萬元。除去房產,2023年6月底,公司機器設備賬面價值為170.95萬元;運輸設備賬面價值為39.89萬元;電子設備及其他賬面價值為260.27萬元。也就是說,除房產外,公司目前的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僅有471.11萬元。

針對這種情況,深交所問詢公司:機器設備的具體構成情況,與業務規模的匹配性;結合生產流程、單位機器設備原值產出金額等,說明機器設備規模較小且多數機器設備成新率較低的合理性,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差異情況及合理性,發行人核心技術及競爭力主要體現。
山大電力回復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生產流程主要包括板卡測試、程序燒錄、組裝調試和檢測。不同于傳統制造行業,公司不需要復雜的生產線和大型機器設備,因此公司的機器設備較為精簡,設備規模較小。
公司機器設備成新率較低系公司主要機器設備在型號、制造廠商、技術規格、主要技術指標等方面均能夠滿足生產經營需要,雖然實際使用周期較長,但公司通過日常維修、保養對設備進行定期維護,上述設備均能正常使用,運行狀態良好。公司現有機器設備規模能夠滿足公司業務發展需求。
至于核心技術及競爭力,山大電力表示,公司所處行業屬于知識與技術密集型行業,客戶定制化需求較多,公司核心競爭力在于具有較強的技術研發實力,并可以及時根據市場需求變化以及客戶定制化要求,快速響應市場,并提供安全可靠、質量穩定的產品。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公司具有較強的技術研發實力,儲備了豐富的功能模塊數據庫”“具備較強的組裝集成能力,產品安全可靠、質量穩定”兩方面。
報告期主動補稅及繳納滯納金1835萬元
申報材料顯示,2020至2022年,山大電力與企業日常活動有關的政府補助的金額分別為2312萬元、806萬元、2224萬元,其中軟件退稅的金額分別為1841萬元、742萬元、1733萬元。
公司營業外支出中滯納金金額分別為127.71萬元、0萬元、431.61萬元,申報材料稱滯納金主要由重新申報以前年度企業所得稅產生。另外,原申報稿未披露發行人是否存在財務內控不規范的情形,中介機構未提交資金流水專項核查報告。
深交所對此問詢:作為“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企業收到大額軟件退稅相關政府補助的合理性,軟件退稅金額的計算依據及過程,與其收入的匹配性;2020年及2022年均產生大額稅收滯納金的合理性,納稅申報及稅款繳納的合規性,相關內控的執行情況及有效性。
山大電力回復稱,報告期內,公司享受即征即退的軟件產品主要為嵌入式軟件,與公司其他硬件產品一并銷售,構成相關硬件產品的組成部分。因此,公司作為“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企業,收到大額軟件退稅相關政府補助符合公司業務情況,具有合理性。
公司通過自查自糾,主動向主管稅務部門提交歷史年度企業所得稅更正申報,分別于2020年補繳企業所得稅369.68萬元,繳納所得稅滯納金127.71萬元;于2022年補繳企業所得稅906.53萬元,繳納所得稅滯納金431.03萬元。公司2020年和2022年均有稅收滯納金產生,主要系公司相關人員認識不足、在以前年度對繳納稅款核算不準確所致。公司已主動補正申報并及時補繳了相關稅費,足額繳納了稅收滯納金。報告期內公司不存在欠稅情形、不存在稅務行政處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