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杜楊
在山東省品牌建設促進會常務副秘書長付強看來,品牌建設并非單純增加產品的美譽度和知名度,更應該協調內部運營和外部品牌活動,并最終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
《經濟導報》:目前,山東品牌建設工作開展得怎么樣?相關企業又做了哪些積極的探索?
付強:品牌是國家競爭力的綜合體現,也是企業參與全球市場競爭的重要資源。山東省的品牌建設工作還是很受重視的。2017年9月,省里下發《關于做好品牌促進會有關工作的通知》,專門成立協會來推動這項工作。而在企業層面,這幾年品牌意識也逐漸增強,從我們發布的《2023山東省重點行業品牌價值榜單》(下稱《品牌價值榜》)來看,就能明顯感覺到這幾年山東企業的品牌價值有了極大提升。
當然,我們的品牌建設工作還存在很多問題。山東是制造業大省,很多企業的品牌意識還不夠突出。即便已經有不少企業開始重視品牌建設了,但對工作的認知還停留在產品外部美譽度、知名度的增加,還沒有內部管理的品牌意識,沒有深刻了解到品牌建設工作是應該由內而外、內外協調的。
這種品牌建設工作內外協調的理念,也是我們協會下一步的重點工作之一。
《經濟導報》:大力推進品牌建設工作已成為共識,《品牌價值榜》是怎樣衡量一個企業或一個產品的品牌價值的?
付強:品牌價值評價作為將品牌價值量化展示,從而提升品牌競爭力、推動品牌建設的有效手段,日益受到國內外重視。我國是從2008年開始,主動參與到品牌價值評價領域第一項國際標準,也就是ISO 10668制定中的。不得不說,此前我國在品牌價值評價方面話語權不多。
2013年,我國聯合美國向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提出了成立品牌評價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提案,后來該提案獲批成立,編號ISO/TC 289,中國擔任秘書國。2015年我國提交了品牌評價國際標準提案,ISO20671:2019《品牌評價原則與基礎》國際標準,于2019年正式發布。
至此,我國正式確立在品牌價值評價方面的國際話語權。
具體到山東,山東省政府下發了《關于加快推進品牌建設的意見》,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方面,實施品牌基礎建設工程;后來成立了協會來具體落實品牌建設工作;最近的成果就是《品牌價值榜》的發布。
本次《品牌價值榜》,是在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的指導下,按照統一的品牌價值評價模型、標準、指標獲取等,以山東重點行業為主,按照企業自愿、第三方評價的原則,依據ISO 20671:2019《品牌評價基礎和原則》國際標準和其他多項國家標準,進行的品牌價值評價。
《經濟導報》:剛才您提到品牌建設工作涵蓋內部和外部兩部分,能否詳細說明一下其中的關系?
付強:剛才我們說部分企業雖然重視品牌建設工作,但單純將品牌建設等同于增加外部美譽度知名度,爭取一些品牌榮譽。實際上如果企業沒有完善的內部管理,沒有強大的技術創新力,產品也沒法及時更新迭代,那么外部的品牌美譽度也是難以為繼的。這就是剛才說的內部與外部的協調發展。
《經濟導報》:公用品牌,譬如農產品公用品牌,能否也用類似的標準評價?
付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與產品品牌、企業品牌的建設有所區別,其評價標準也不一樣。目前,中國品牌促進會所屬的國家標準評價技術委員會(TC289)和全國品牌評價技術委員會(TC532)積極推進相關標準的出臺,目前已經發布了地理標志和產業聚集區品牌價值評價的國家標準,通過區域公共品牌的價值評價助推公共區域品牌建設。
實際上我們也在推進相關工作,爭取5年時間,形成國家、省、市、行業的品牌評價發布機制,發布8萬-10萬個中國優秀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