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種業創新 產業融合”是農業強國的關鍵。山東的農業企業主動挑起重任。1月12日,以“種業創新·產業融合”為主題的2024首屆山東種業發展大會唐王論壇在濟南啟動,“種業創新高質量發展合作聯盟”正式簽約成立,標志著國內的種業創新和創業融合將邁向一個新高地。
山東種業黨委書記、董事長段友臣表示,“‘唐王論壇’作為科研學術論壇,就是要聚合全省乃至全國的高校、科研院所等專家學者的力量,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

種業“矩陣”發力創新
作為推動農業生產經營的典型代表,農業企業一端鏈接著種業“芯片”,一端鏈接著農業產業發展,是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建設農業強國的主要實施載體。
經濟導報記者從大會現場獲悉,“種業創新高質量發展合作聯盟”由四川省現代種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河北省種業集團有限公司、河南種業集團有限公司、浙江省種業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河南技豐種業集團和山東種業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組建。國內種業“矩陣”聯合發力,將組織、匯聚、鏈接優質種業資源、種業力量、種業動能,催生、孵化、構筑新產業變革新領域、新方向、新高地。
近期舉行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支持農業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加快推進種業振興行動。而種業振興的核心是創新,關鍵是品種,主體是企業。從今年開始,種業振興行動已經進入5年見成效的關鍵時期。山東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敬東在致辭中表示,“我們將緊緊圍繞種源自主創新、重大品種培育、企業扶優培強等方面,深入推進種業振興行動。”
唐王論壇的舉辦,為加強行業交流、促進成果轉化與應用搭建了高水平服務平臺,省內外知名專家團隊的新技術、新經驗,必將對提升山東種業科技創新水平、加快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本次論壇由山東種業集團有限公司、濟南市歷城區人民政府主辦,山東三農現代農業產業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山東三農智匯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承辦。中國工程院院士、海水養殖生物育種與可持續產出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陳松林,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院長鄧興旺通過視頻形式向大會致辭。山東希望通過這次論壇,匯聚更多力量和資源,共同推動種業強省建設,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作出積極貢獻。
“芯”動力,唐王科創園加快“搭臺”
“夢之瑩”“淡雪”“粉玉”……大會現場,山東種業集團展示的草莓系列品種吸引參會者品嘗。蔬菜、水果、糧食種子,每一粒都是攸關種業發展的“芯片”。

采訪獲悉,山東種業集團權屬企業中,科技型及創新型中小企業19家、高新技術企業11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家、省級瞪羚企業2家,在小麥良種、奶牛凍精、生物防治、農業服務等領域一直走在全國前列,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

種業創新無止境,一個種業企業聚集地正在濟南加快“搭臺”——山東種業集團位于唐王的科創園,計劃今年7月整體竣工驗收。
據悉,該科創園是山東省鄉村振興重大項目庫首批入庫項目,園區以打造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級種業重點實驗室、山東省種業企業孵化器為目標,形成具有總部經濟功能,集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種業服務、企業孵化于一體的科技型服務平臺。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山東省商業化育種、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策源地、種業企業的聚集地。
科創園面向農業科技前沿、種業行業市場、全省產業需求,規劃建設了“一平臺、三中心和一體系”,即商業化育種平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健康種子加工檢測中心、北方種子交易中心及省市縣鄉四級商業化推廣體系,全力構建山東種業保育測繁種子創新鏈和育繁推一體化的產業體系,賦能農業、種業高質量發展。
作為山東省唯一的省屬種業專業集團、“種業強省”的排頭兵,山東種業集團將圍繞打好種業翻身仗繼續創新。
段友臣介紹,將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構建“1+T”創新體系,即一個研發創新共享中心(泰山種業實驗室)+多個專業技術創新中心(小麥、奶牛、果樹、蔬菜、昆蟲、農機等);通過體系搭建,創新企業和科研機構資源整合模式,建立“創新平臺+研發團隊+公司”的協同創新機制,打造種業創新高地;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打造“4+2”產業陣型,其中,“4”是農作物種業、果蔬種子種苗、畜禽水產種業、昆蟲微生物種業四大種業產業,“2”是聚力打造農業技術服務、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兩個服務平臺。
除此之外,山東種業集團將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構建產業推廣服務體系。截至目前,山東種業集團在新疆、四川、山西等省域,在濟南、青島、東營、日照、聊城等地市,在莒縣、陵城、高唐等縣區,構建了省市縣鄉區域推廣公司,提高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效率。
國家級種業重點實驗室的落地,將為山東種業插上騰飛的翅膀。王敬東介紹,截至2023年底,全省持證農作物種業企業812家,其中,育繁推一體化企業15家、國家陣型企業8家、中國種業信用骨干企業8家,培育了登海玉米、魯研小麥、圣豐大豆、希森馬鈴薯、華盛蔬菜等多個優秀種業品牌。全省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98%以上,良種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達到47%,為穩定提升糧食產能、確保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提供了種源保障。

【新聞同期聲】行業大咖共探種業創新
唐王論壇旨在從保障國家和區域糧食安全戰略出發,立足山東省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聚焦種業創新關鍵技術需求,加速農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緊扣種業產業領域發展目標,全力破解種業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卡脖子”問題,全面推動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
論壇上,山東種業黨委書記、董事長段友臣以《聚合種業發展“芯”動力 共筑產研融合新高地》為題做了演講。他介紹了山東種業集團產業推廣服務的案例。比如,奧克斯公司實現國內首家、全球前三的OPU-IVP+技術產業化,解決了我國奶牛產業繁育“缺芯之痛”;魯研公司推廣濟麥系列高產優質小麥品種,濟麥22和濟麥44推廣面積分列第1位和第3位;魯蔬種業的大果番茄“天正1567”,單品種植面積超過80%,創出國產之最,榮獲“2022中國好種子”最具品牌價值的蔬菜品種;天地園藝主推自主知識產權櫻桃砧木矮杰,打破了“洋品種”的市場壟斷……這些企業,是“科技成果轉化”的中堅力量。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前沿生物技術研究院院長朱健康,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所長、國家蜂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彭文君,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副院長張興平,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錢加榮,山東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小麥育種全國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孔令讓,華智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總經理陳瑩,分別作了題為《生物育種與健康飲食》《對標國之大者,發揮蜜蜂作用》《全基因組精準設計育種助力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農作物品種增產貢獻率測算及政策啟示》《小麥近緣植物抗病基因發掘及創新利用》《國家級生物種業關鍵共性技術平臺助力鄉村振興》的報告。6位專家的報告內容豐富、重點突出,具有很強的前瞻性、指導性和實用性。
論壇還舉辦了農作物、果蔬、畜禽水產、昆蟲微生物四個專場的圓桌對話,與會嘉賓圍繞種業行業關鍵領域和前沿科技交流了各自的見解,分享了種業發展思路、技術創新及成功經驗。
政府相關部門領導、國內生物育種與種業領域知名專家學者、科研院所及有關種業企業專家代表,山東種業集團領導班子、相關部門負責人及權屬企業負責人等200余人參加會議,共享種業前沿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