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杜海 見習記者 于婉凝

日前,山東祺龍海洋石油鋼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祺龍海洋”)披露公開轉讓說明書(申報稿),公司沖刺新三板事宜正加緊推進。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根據申報文件,該公司已有明確的北交所上市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祺龍海洋曾于2014年8月至2015年4月期間在新三板掛牌。那么,公司當初為何掛牌不到1年就摘牌?1月9日,經濟導報記者撥打祺龍海洋申報稿中披露的電話,但至截稿未接通;經濟導報記者又撥打了公司2022年年報中披露的手機號碼,但對方婉拒了采訪。
擬申請向北交所直聯審核
據申報稿,2014年8月20日,祺龍海洋股票曾正式在新三板掛牌并公開轉讓,彼時,公司股票簡稱“祺龍股份”,股票代碼“831127”,公司掛牌期間不存在融資情況。但僅過去不到1年的時間,祺龍海洋就于2015年4月29日終止在新三板掛牌。
對于公司二次申報,全國股轉公司也較為關注。2023年12月7日,全國股轉公司受理了祺龍海洋的掛牌申請,次日便下發首輪問詢函,要求公司說明本次申報與前次申報掛牌及掛牌期間披露信息是否存在重大差異,其中,祺龍海洋主營業務、行業分類、股權代持等情況尤其受到關注。
經濟導報記者獲悉,祺龍海洋前次掛牌披露的主營業務為“直縫埋弧焊鋼管的生產和銷售”,行業分類為“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制造行業”;本次申報披露的主營業務為“海洋鉆井隔水導管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油氣長輸管線的生產和銷售及水下油氣裝備試驗技術服務等”,行業分類為“石油鉆采專用設備制造”。
上述問詢函還提到,前次申報時,祺龍海洋存在未披露的股權代持情況,公司實際股東人數歷史峰值達121人,本次申報時為53名;控股股東龍璽油服前次申報時實際股東人數為116名,本次申報時為133名。對此,全國股轉公司要求祺龍海洋結合歷次股權變動情況,說明各個時點公司實際股東人數及其變化情況;結合出資來源、表決權行使、分紅以及相關協議、書面確認等情況,說明股權代持形成、演變和解除的背景和原因,是否涉及規避持股限制等情形;說明前次掛牌以來龍璽油服的股權變動情況;說明公司及龍璽油服股權代持解除的具體方式、過程及其合規性,代持關系是否已全部解除、是否存在爭議或潛在糾紛等。
值得注意的是,龍璽油服直接持有祺龍海洋78.66%的股份,為公司控股股東,但龍璽油服股權結構分散,無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因此,祺龍海洋亦無實際控制人。
據申報稿,祺龍海洋全體股東已作出自愿限售的承諾,具體內容為:“在祺龍海洋申請向北交所直聯審核的情形下,本公司/本人承諾自公司實現本次掛牌之日起至北交所發行上市之日止,本公司/本人不轉讓或委托他人管理本人直接持有的公司本次掛牌前已發行的股份!
華北地區一家券商的業務經理郝慶對經濟導報記者分析,所謂“上市直聯審核機制”,是指對于掛牌滿一年且符合直聯審核條件的新三板公司,可通過專設部門來推動更快實現北交所上市的IPO提速機制!爸甭搶徍藱C制會將更多上市準備工作前置,比如在掛牌期間,直聯審核的IPO項目的關聯交易、資金占用、違規擔保、股份代持、分紅合理性以及股東變化等就會被監管重點關注,并且程序上也需要各方著手更多上市準備工作!焙聭c表示。
客戶集中度較高
祺龍海洋官網顯示,公司成立于2008年12月,注冊地位于山東省東營市,是一家從事海洋石油勘探開發專用鋼管研發和生產的專業化公司,主要產品有油氣輸送管、快裝隔水套管、海洋工程結構鋼管等。公司有多年的快裝隔水套管生產經驗,形成了從快裝隔水套管研發、管體制造、連接器制造、總裝配、整管實驗以及現場服務六位一體的產業格局。
從財務數據來看,2021年度、2022年度和2023年1-6月(下稱“報告期”),祺龍海洋營業收入分別為1.21億元、2.40億元和1.13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720.75萬元、4830.74萬元、3395.08萬元。
祺龍海洋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持續增長,從產品和業務結構來看,技術含量高、盈利能力強的海洋鉆井隔水導管產品產銷規模大幅增長,銷售收入占比從2021年度的86.86%上升至2023年1-6月的88.08%,成為公司經營業績的主要來源。此外,雖然服務類業務尚處發展初期,具有一定的波動性,但該類業務毛利率較高,也進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上述因素,也使得公司的綜合毛利率由2021年度的38.13%提升至2023年1-6月的45.67%,銷售凈利率由2021年度的14.24%提升至2023年1-6月的29.94%。
值得一提的是,祺龍海洋客戶集中度較高。報告期內,公司對第一大客戶中海油的銷售收入分別為8009.40萬元、1.91億元、1.06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6.27%、79.39%、93.44%;對第二大客戶中石化的銷售收入分別為2535.73萬元、4277.21萬元、494.28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0.98%、17.80%、4.36%。其中,公司第一大客戶中海油旗下子公司中海油能源發展裝備技術有限公司主營業務亦為隔水導管。
對此,祺龍海洋方面也坦言,“從我國油氣資源開發的戰略布局來看,未來公司業務仍將集中在中海油,客觀存在客戶集中度高和對大客戶依賴的風險。如果公司不能在中海油的供應鏈體系中保持持續競爭優勢,或客戶對公司主要產品需求發生變化,將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帶來不利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