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戚晨
近日召開的今年首場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政策舉措。會議強調,發展銀發經濟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既利當前又惠長遠。
民政部2023年12月份發布的《2022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22年底,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8004萬人,占總人口的19.8%,其中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0978萬人,占總人口的14.9%。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年底,我國約有76萬家名稱或經營范圍包含“養老”“老齡”“老年”等字樣的企業,其中5年內成立的占54%。
目前,發展銀發經濟已成為各地追逐的新經濟增長點,滿足老年人衣食住行等各類生活服務需求的產業相伴而生。許多地方已在適老化、發展銀發經濟方面做了許多積極探索,政策支持先行將為行業發展提供優渥土壤。第一,山東應就此次會議內容,加強對老年人居家養老、就醫用藥、康養照護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解決老年人急難愁盼問題,提高養老服務的覆蓋面和質量;第二,要運用市場機制,鼓勵和引導私營企業、非營利組織等多元化經營主體參與到銀發經濟中,提供更加多樣化和個性化的服務;第三,要持續完善相關政策措施,為各類經營主體提供政策支持和激勵,降低市場準入門檻,促進創新和競爭。有關部門可通過政策扶持、稅收優惠等措施支持相關企業參與銀發經濟的發展,鼓勵各類經營主體和社會組織也積極參與, 激發他們的激情與活力。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發展銀發經濟,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從發展趨勢看,要多元化提高養老服務產品供給能力。一方面,明確重點產業,引導市場供給。加強對功能性食品、老年護理產品、健康保健產品、智能康復輔具、老年金融保險等重點產業支持。另一方面,明確重點區域,推動集聚發展。規劃布局一批銀發經濟重點發展和示范地區,帶動一批龍頭和優質企業引領發展,優化產業和區域布局,助推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