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周,A股市場延續調整行情。統計數據顯示,1月2日至1月5日,上證綜指下跌1.54%,深證成指下跌4.29%,滬深300指數下跌2.97%,創業板指下跌6.12%。
在市場主線不明朗的情況下,機構普遍出手謹慎。從首周的市場表現來看,以紅利股為主的煤炭、電力等板塊表現強勢,TMT、創新藥、新能源等成長領域則繼續走弱。在業內人士看來,在經歷了去年12月的下調之后,當前市場估值頗具吸引力。考慮到風格切換等因素,以高股息、高分紅為代表的大盤股當前更有配置價值,或將成為機構博弈“春季行情”的重要籌碼。
預期逐步轉好
銀河基金股票投資部副總監、基金經理袁曦認為,目前內外部環境預期轉好。具體來看,國內方面,經濟穩步復蘇;海外方面,美國加息周期進入尾聲,帶來全球流動性寬松預期。
泓德基金表示,股市一旦進入上漲通道,將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居民消費信心和企業投資熱情,從而進入一個經濟和股市互相促進的良性循環。
博時基金分析稱,當前市場處于“三位”,即長周期的低位、中周期的啟動位、短周期的變盤位。新年第一個月,將進入預期重塑、機構重整、信心重建的階段,盡管破局方式未知,但當前頗具吸引力的估值讓人不由得看好后市。
投資方向浮現
對于2024年的投資機會,各家機構已提前給出了預判。
袁曦看好電子、新能源、汽車智能化、醫藥和非銀金融五個行業:
電子方面,全球半導體銷售額于2023年上半年出現拐點,正處在新一輪發展周期的初級階段。下游的出貨量也陸續增加,行業景氣度正在提升。
新能源方面,當前行業供需錯配帶來的產能利用率下行或助推行業盈利回升。從結構上來看,新技術、新成長方向仍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汽車智能化方面,隨著自動駕駛相關政策的陸續發布,汽車智能化有望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醫藥方面,當前分子端國內支持創新的導向不改,分母端前期壓制估值的因素有所好轉,行業正迎來產品力上行催化下的新周期。
非銀金融方面,隨著宏觀環境好轉、悲觀預期修復,交易信心的轉強或有利于板塊的表現。
博時基金則表示,考慮到周期、產業等因素,均衡配置或是當下更好的選擇,具體關注四個方向:一是短周期方向的建材等;二是中周期修復方向的醫藥、非銀;三是傳統供給收縮方向的農林牧漁、有色;四是新產業擴張方向的計算機。
順應風格轉換節奏
雖然市場和行業的方向已漸趨明朗,但在操作層面機構依然謹慎,這從開年第一周的行情演繹可見一斑。具體而言,以紅利股為主的煤炭、電力等板塊表現強勢,紅利相關指數表現相對突出,而賽道股及多數成長股表現依然低迷。
對此,博時基金認為,年初可選擇布局大盤股,博弈春季行情,之后再尋找彈性。歷史經驗也顯示,春節前一個月上證50指數表現相對較好,春節長假后市場通常再切換到中小成長風格。
華泰柏瑞基金則認為,當前影響市場后續走勢的部分因素尚未明朗,在此背景下,盈利較為穩定、估值相對便宜、抗波動屬性更加出眾的紅利類資產有望繼續成為市場資金的避風港。同時,在低利率成為常態的環境中,高股息資產的相對優勢或將延續。(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