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吳淑娟
1月4日,山東省裝備制造業科技創新暨產業鏈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大會在泰安舉辦。

大會以“科技賦能、數字驅動、綠色發展”為主題,為榮獲“第四屆山東省裝備制造業科技創新獎”的企業和單位頒獎。據了解,共有146個優秀科技成果獲得“第四屆山東省裝備制造業科技創新獎”,從項目到平臺、從人才到企業,從標準建設到產業鏈接,838位科技工作者不斷探索和嘗試,攻克一個又一個“卡脖子”技術難題。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總經濟師王楗夫在會上介紹了全省工業經濟和裝備制造業發展狀況,并提出下一步產業發展建議,將著力推進全省高端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泰安市委副書記、市長李蘭祥在致辭時表示,泰安市近年來推進和強化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政策措施,礦山裝備和工程機械產業發展壯大,希望以本次大會為契機,共同推進科技創新賦能泰安市裝備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
會上,專家學者圍繞高端裝備制造業創新技術和生產方法,分析現狀短板弱項與產業鏈斷卡點,分享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思路經驗,在企業展示區,多個領域的裝備制造企業還充分發揮頭雁作用,展示了他們的最新研發產品和創新成果,為推進全省高端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總經濟師葉定達發表了《中國機械工業經濟發展形勢分析》主題演講,分析了2023年度我國機械工業經濟形勢,指出2024年機械工業各分行業經濟運行走勢依然存在差異,部分行業有望復蘇,但個別行業經濟運行仍存在不確定性,建議全行業都應該密切關注市場變化和新興技術的發展趨勢,加強經濟運行分析研究。
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航天航空大學黨委書記單忠德以《聚力新型工業化賦能建設制造強國》為主題演講時表示,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創新技術和生產方法與發達國家之間雖然存在差距,但我國機械工業基礎雄厚,韌性強,“新三樣”優勢不斷顯現,廣大民營企業家已成為推動傳統制造業升級的關鍵驅動力,數智化、綠色化轉型是我國裝備制造產業體系高質量、高效率、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本次大會由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泰安市人民政府、山東省科學技術廳、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山東省工商業聯合會、山東省總工會指導;山東省裝備制造業協會、山東省國防機械電子工會、泰安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泰安市礦山裝備及工程機械產業鏈專班、岱岳區人民政府主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