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段海濤 見習記者 李淑楠
1月3日上午,匯金通(603577.SH)盤中漲停,報12.58元/股,連收4個漲停板;1月4日,匯金通盤中兩度漲停,股價最高沖至13.84元/股,創出2022年8月以來的新高,但收盤跌幅超4%。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匯金通2023年12月29日以來,兩度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提醒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財務數據則顯示,匯金融近兩年一直處于“增收不增利”的局面,歸母凈利潤連續兩年半同比減少。
6天最高漲了65%
匯金通此波股價異動始于2023年12月27日,當天其股價最低為8.38元/股,當日收盤股價為8.59元/股,較前一交易日上漲2.02%。其后的4個交易日,匯金通股價均在上午出現漲停,并把漲停價維持到收盤。1月4日,匯金通低開1.43%,早盤一度下跌9.30%,但隨后頑強反攻,盤中兩次觸及漲停價。以13.84元/股的最高價計算,匯金通2023年12月27日以來最高漲幅達到了65.16%。
“連續大漲讓匯金通積累了較大的交易風險,尤其是4日的換手率高達23.68%,再加上收盤大跌,投資者須謹慎對待。”濟南某私募基金投資經理馮悅對經濟導報記者分析說。
匯金通在1月2日晚的交易風險提示公告中也表示,公司靜態市盈率及滾動市盈率均顯著高于行業市盈率水平,且公司前五大股東持股比例合計62.20%,其余外部流通股持股比例相對較小,可能存在非理性炒作風險。
公開資料顯示,匯金通成立于2004年,主要業務包括輸電線路鐵塔、緊固件、通訊塔、光伏支架等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電力項目總承包、檢驗檢測服務等業務,產品應用領域廣泛,如電力、通訊、新能源、軌道交通等產業領域。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1月2日,匯金通新增“核電”概念。據同花順數據顯示,入選理由是匯金通與中電建全資A級子公司中國電建集團核電工程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特高壓輸電、光伏、風電等相關領域,在市場開拓、資本合作以及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合作;公司開展的項目有山東煙臺海陽核電500kv送出至大澤線路工程等。
“增收不增利”現象持續
據介紹,匯金通是國內能夠生產最高電壓等級1000kV輸電線路鐵塔的企業之一,并參與多項行業標準及國家標準的制定。匯金通深耕輸電線路鐵塔制造領域,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戰略實施,公司全國化戰略布局逐步落地,形成了青島、重慶、泰州、南寧“四大基地”,2025年規劃產能達到80萬噸,綜合實力位居同行業前列。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自2021年起,匯金通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局面:2021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4.98億元、36.09億元、17.6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8.98%、12.31%、4.74%;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624.33萬元、4018.34萬元、2526.14萬元,同比分別下降37.49%、43.60%、27.81%。
2023年第三季度,匯金通“增收不增利”仍在延續,當季實現營業收入10.55億元,同比上升4.95%;歸母凈利潤717.68萬元,同比下降19.48%。匯金通稱,公司主要原材料價格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但所消耗的原材料價格下降幅度小于產品銷售價格下降幅度,導致公司主營業務毛利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對于“增收不增利”的現象,匯金通證券部5日在回復經濟導報記者提問時表示,前幾年上游原材料鋼材價格有一個劇烈上漲的過程,影響了公司業績。這兩年是由于電力鐵塔行業競爭激烈,處于一個行業出清期,上下游的壓力使毛利率階段性承壓,已處于10年來的最低水平。
“具體到公司,這幾年業務規模擴張比較快,先后收購了兩家鐵塔廠。擴張沒有走資本市場,是用現金進行的收購,對公司自身的財務費用造成了壓力。”匯金通證券部說。
實際上,匯金通2023年仍頻中大標。比如,2023年4月28日,匯金通發布公告稱,公司及下屬子公司為國家電網相關項目中標候選人,預中標金額約為4.75億元;2023年6月2日,匯金通及下屬子公司為國家電網相關項目中標候選人,預中標金額約為2.02億元;2023年7月17日,匯金通及下屬子公司為南方電網相關項目中標候選人,預中標金額約為6.67億元;2023年7月24日,匯金通及下屬子公司為國家電網相關項目中標候選人,預中標金額約為2.78億元。
展望后市,匯金通證券部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隨著行業、公司競爭格局逐漸明朗,話語權逐漸提升以及公司增速趨緩,產能逐漸釋放以后,公司資本開支也在降低,固定成本持續攤薄,財務費用也會減少。“公司在低谷期做的產能儲備的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也會展現出來,逐漸形成正面循環,公司的盈利水平也肯定會逐漸修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