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1月3日下午,山東省發展改革委舉行政策培訓解讀會,邀請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商務廳、省農業農村廳、省能源局、省環保集團相關處室負責同志,對《2024年“促進經濟鞏固向好、加快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第一批)》進行專項解讀,更好推動政策盡快落地達效。
據悉,《政策清單》中42、43條由省農業農村廳牽頭實施,主要涉及省級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區、銜接鄉村振興集中推進區和優勢特色農業全產業鏈提質增效試點。山東省農業農村廳解讀如下:
關于42條示范片區
山東有5.4萬個行政村,東中西資源稟賦、村莊形態、文化習俗等各不相同。工作中,我們堅持因村因地而宜,以片區建設為抓手,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推動片區內黨建聯合、資源整合、產業融合、人才聚合,著力打造鄉村振興的隆起帶、齊魯樣板的示范區。可以說,開展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區和銜接鄉村振興集中推進區建設,抓村連片示范推進,片區化打造樣板,是我們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的具體舉措,也是總結基層實踐形成的有效推進路徑。
2023年,省委、省政府先后召開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現場推進會、現場調度會,實地觀摩6個市示范片區建設現場;召開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推動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提檔升級會議,對片區建設作出部署安排,動員各方力量,有序推進示范片區建設。目前,全省啟動建設省級片區138個(其中,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區70個,銜接鄉村振興集中推進區68個),帶動市縣建設1300余個,覆蓋村莊1.5萬余個,涌現出岱岳區九女峰、五蓮縣白鷺灣、沂水縣院東頭、臨朐縣九山等各具特色、各美其美、業態多樣的鄉村振興示范片區,構建起梯次建設、分類推進的良好格局。
今年,省里將啟動創建省級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區、銜接鄉村振興集中推進區共70個左右,主要采取縣級申報、市級推薦、省級評審的程序分別申報確定。有申報意向的縣需要按照申報通知要求,提前編制實施規劃,明確實施項目、責任部門、資金來源、實施期限等內容,按程序申報,省級組織專家評審、現場核查等工作,擇優確定片區名單,省財政分階段每個安排補助資金2000萬元-5000萬元,努力推動示范片區建設由少到多、聚片成面,逐步實現齊魯鄉村全面振興,讓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成色更足、底色更靚。
關于43條優勢特色農業全產業鏈提質增效試點
近年來,山東高度重視農業全產業鏈培育,先后制定出臺了《山東省推進農業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五年行動方案》等政策,建立了分管省領導為鏈長的農業全產業鏈“鏈長制”,建成一批全國農業全產業鏈典型縣,初步形成全環節提升、全鏈條增值、全產業融合的農業全產業鏈發展格局。為進一步加快推動現代農業強省建設,培育發展農業全產業鏈,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今年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將啟動實施優勢特色農業全產業鏈提質增效試點。
總的思路是,依托優勢特色農業,以培育新增長極為重點,以完善利益聯結機制為紐帶,推動農業生產、產地初加工、精深加工、流通營銷、品牌推廣有機融合,通過延鏈、補鏈、壯鏈、優鏈,打造一批產業鏈條完整、帶動作用明顯、品牌效應顯著、聯農帶農緊密的優勢特色農業全產業鏈重點鏈,全面提升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為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支撐。
支持重點上,試點將圍繞培優做強農業全產業鏈,以關系國計民生的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以及滿足人民多樣需要的特色農產品為主,選擇一批糧食、設施蔬菜(食用菌)、畜禽、漁業、林果等優勢特色產業,通過支持標準化生產基地、體系化網絡物流、農產品精深加工、品牌培育及營銷、全程社會化服務等建設和完善,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促進全產業鏈提質增效。
扶持政策上,省財政對種植業、畜牧業每個產業給予5000萬元-1億元補助,對對蝦、深遠海養殖每個產業給予2億元補助,分3年補貼,同時整合債券、基金、金融、擔保等投入,集中支持試點建設。具體政策要求將由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另行發布。
另外,圍繞農業產業發展,今年省農業農村廳將繼續推進主要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創建全國單產提升整建制推進縣;持續爭創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現代農業產業園和產業強鎮,持續創建省級現代農業強縣、農業綠色發展先行縣、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先行縣和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先行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