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1月3日下午,山東省發展改革委舉行政策培訓解讀會,邀請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商務廳、省農業農村廳、省能源局、省環保集團相關處室負責同志,對《2024年“促進經濟鞏固向好、加快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第一批)》進行專項解讀,更好推動政策盡快落地達效。其中,省工信廳惠企政策解讀如下:
聚焦高端化發展,持續加力技術改造
為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導向作用和撬動作用,調動企業實施技術改造的積極性,提振企業的投資信心,引導更多社會資本流向技術改造領域。
鼓勵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重點行業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在購置費用上降低支持門檻,按照不超過10%的比例給予支持,單戶企業最高支持500萬元。
優化完善省級“技改專項貸”項目庫,對符合條件的重大技術改造項目給予貸款貼息、股權投資支持(貸款貼息按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35%、最高2000萬元確定)。這些政策的實施將擴大財政獎補資金規模,引導帶動“萬頃技改、萬企轉型”提檔升級,讓傳統產業煥發新生機。
聚焦智能化發展,培育壯大數字經濟
在2024年新制定的第一批政策清單中,涉及數字化轉型的惠企政策就有6條,占政策總數的12%,足見省委、省政府對數字經濟的重視。
圍繞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面向全省競爭性培育一批省級數字經濟先行區(包含市、縣),擇優給予最高200萬元獎勵。這將有利于落實山東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整體部署,以點帶面促進全省數字經濟高質量快速發展,保證全省數字經濟規模始終位處全國前列。爭取到2025年,帶動全省數字經濟規模占GDP的比重達到50%左右。
突出制造業主戰場,對新入選的“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數字領航企業、特色專業型平臺等數字化轉型領域國家級標桿示范,給予最高50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支持。面向細分行業數字化轉型需求,首次采取“揭榜掛帥”方式,鼓勵“雙跨”平臺服務商與制造業企業聯合開展試點工作并給與獎補支持。計劃2024年底,累計培育國家級特色專業型平臺35家以上、數字領航企業5家以上,新培育典型場景50個以上。
面向全省優勢產業集群培育認定一批省級“產業大腦”,擇優給予最高200萬元獎補,加速釋放數據價值。圍繞重點產業鏈及產業集群,面向全省各市、縣(市、區)組織開展“產業大腦”揭榜掛帥工作,計劃每年遴選15家左右“產業大腦”建設試點。通過建設“產業大腦”新型工業大數據賦能平臺,打造一批數據驅動的“市場服務、政務服務、公共服務”新模式試點,逐步匯聚形成山東工業經濟大腦,打造全國“數據驅動+數字賦能”工業轉型升級新樣板,全面助力工業大數據示范區建設。
通過“創新服務券”方式,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圍繞技術創新、數字化賦能、市場開拓、工業設計與品牌推廣等方面提升能力,按照兌付比例最高補貼5萬元。鼓勵企業開展DCMM(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認證服務和數字化轉型評測診斷試點,提高服務券額度至10萬元。通過加大“創新服務券”補貼,可有效解決中小企業不敢轉的難點痛點。
優化升級“工賦山東”工業互聯網綜合服務平臺,加快建設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提高工業互聯網網絡互通能力,對商業模式清晰且形成規模化標識解析應用服務能力的二級節點,擇優給予最高200萬元獎補。計劃2024年底,累計建設二級節點32個左右。
開展新一代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省財政按照滿足條件的基站給予最高5000元補貼。計劃2024年底,全省累計開通5G基站24萬個以上,實現工業園區、重點企業5G網絡深度全覆蓋,行政村5G網絡通達率達到95%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