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杜海
普華永道1月2日發布的報告表示,雖然2023年A股IPO節奏有所放緩,但仍對2024年A股IPO市場充滿信心,特別是北交所有望迎來快速發展的窗口期。展望2024年,普華永道預計,A股市場IPO數量或達200家至240家,全年融資額有望達1600億至1900億元。
事實上,對于2024年的資本市場,市場人士普遍認為,IPO收緊政策大概率將延續,加之監管部門對上市公司質量要求提升,預計IPO數量和融資規模將下降。不過,受益于即將出臺的直接IPO制度,北交所新增上市公司數量和融資規模有望保持增長。
2023年8月,證監會作出“階段性收緊IPO節奏”安排,此后,A股IPO數量和融資規模有所放緩。據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數據統計,2023年A股新增上市公司313家,同比下降26.87%;融資金額合計3564.86億元,同比下降39.25%。從板塊來看,創業板、北交所、科創板、滬深主板新增上市公司數量分別為110家、77家、67家和59家,募資金額分別1223.11億元、146.28億元、1439億元、756.47億元。
“根據證監會階段性收緊IPO節奏的政策,預計2024年的IPO數量和融資規模可能會進一步下降。”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之所以認為IPO收緊趨勢會持續,是因為監管機構正在加強對IPO市場監管,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在2024年IPO整體規模收縮預期下,北交所被市場一致看好,主要原因包括北交所直接IPO制度規則有望出臺、國家出臺的產業支持政策以及對民營企業的支持等。
此前,北交所的投資者數量和多元化情況跟滬深交易所相比有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北交所的流動性。如今,越來越多滬深交易所主流投資機構將目光投向北交所,頭部券商也日漸加大對北交所市場的投入,更多機構布局北交所業務,無疑將有助于提升市場影響力,從而吸引更多企業和投資者進入,形成良性循環。
預計北交所直接IPO的新政落地之后,申報北交所的企業無論從數量、盈利水平還是科技含量來看,都將有明顯的增加和提升。2024年北交所擴容速度將加快,企業質地也會有所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