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上午,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鹽堿地改良中心邀請中國農業科學院等單位專家,對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選育的耐鹽堿水稻品種——耐鹽常規稻“海粳37”“海粳38”進行了小面積試驗田測產驗收,扣除雜質、折合標準含水量后,測得畝產分別為676.6公斤、694.5公斤。
記者了解到,本次測產的地點位于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育種研發試驗基地。測產品種“海粳37”與“海粳38”經多年培育篩選,是綜合性狀優異的耐鹽堿水稻品種。

工作人員收割海水稻進行測產
由中國科學院植物所姚學峰等3位專家組成的專家組一致認為,“海粳37”與“海粳38”表現出較強的耐鹽、高產等優良性狀,有望成為建設鹽堿地生態糧倉的新星。據悉,這兩個品種后期將進入審定并進行全國推廣,為我國鹽堿地利用和開發貢獻優質種質資源。

測產的海水稻顆粒飽滿
據介紹,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建立了鹽堿地稻作改良核心技術——“四維改良法”。“四維改良法”整合了水鹽調控物聯網系統、土壤定向調節劑、植物生長調節素及抗逆性水稻四大農業生產要素的技術配套方法,創新性地將水鹽調控系統與物聯網系統相結合,實現數字化、智慧化的鹽堿地改良新技術,“以地適種”更高效、更精準,該技術成果經鑒定為國際領先。青島九天智慧農業集團有限公司以“四維改良法”在7個特征地域進行海水稻試種,并結合“四維改良法”進行鹽堿地稻作改良的示范,最高畝產為669.24公斤,平均畝產超400公斤。
青島市位于我國南北中間地帶,環擁膠州灣,秈稻和粳稻一般都能在青島正常生長,是我國最適合作為耐鹽堿水稻科研育種的試驗基地。地理優勢加持下,青島培育的水稻品種可在我國南北方大部分地區種植。自2017年開始,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每年都進行耐鹽堿水稻測評,每年都會有不同的新品種進入區試國審。截至2022年底,已有11個耐鹽堿水稻品種通過國家審定。目前,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已在多個省份建立了耐鹽堿水稻區域試驗種植基地,帶動全國耐鹽堿水稻示范推廣面積達100萬畝,平均畝產在400公斤以上。
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艾治勇研究員表示,中心將積極聯動各區域中心,協同耐鹽堿水稻研究優勢力量,推動形成完善的耐鹽堿水稻創新和產業生態鏈系統,挖掘鹽堿地綜合利用潛力,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提供有力支撐。 (來源:青島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