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時超
中秋國慶“雙節”臨近,面對長達10天的休市時間,“持股還是持幣過節”成為諸多投資者關心的話題。
“我的計劃是保持倉位不動。”9月25日,濟南投資者張權對經濟導報記者說道,按照以往經驗,長假之后A股向上動力較強,即持股獲利的機會大于風險,“我的倉位已經達到7成了,挺高的。剩下的閑置資金,做個短期的國債逆回購。”
Choice金融終端統計,在之前的10年中(2013-2022年),有8年國慶節后首個交易日上證指數實現上漲,表現不俗。值得注意的是,山東板塊節后表現更為穩定,體現出較為明顯的抗跌性。
“山東板塊制造業優勢突出,下半年多為該行業的業績釋放期。國慶之后就進入三季報披露階段,所以會給估值帶來一定支撐。”華東某券商自營業務部經理陳凱受訪時如此說道。
魯股節后表現穩定
9月25日開盤后,上證指數維持在3100點上方震蕩,各板塊雖快速輪動,但并未出現強勢引領者。
“節前市場交易活躍度會有所下降,觀望情緒較重,如果這個時候市場進一步下滑,我覺得還可以加點倉。”濟南投資者魏民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其對節后市場表現頗為樂觀,“一方面,長假期間市場本就容易醞釀做多情緒;另一方面,目前美聯儲加息步伐放緩,國內穩增長政策持續出臺,市場流動性充裕,A股又處于低位,向好動因更足。”
統計數據顯示,近10年國慶節后首個交易日表現中,A股市場上漲幾率達到了80%,只有2018年、2022年出現了下跌。從上漲情況看,2015年、2020年A股漲幅(算術平均)較高,分別為2.13%和2.27%。另外,2016年、2021年的A股漲幅也超過1%。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3年-2017年的5年期間,A股連續出現國慶節后首個交易日上漲的情況。其中,2013年A股處于歷史估值底部,2016年又處在高位回落情況下,但其國慶節后均出現上漲,可見長假對市場會產生一定積極影響。

受訪人士表示,A股市場往往有一定的日歷效應,例如每年年底至次年年初,市場常會有一波可觀的“春季躁動”行情,其中春節長假之后的A股向好概率較大。而國慶長假后,市場將進入年底收官行情,表現也令人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山東板塊在歷年國慶節后的表現頗為穩定,其漲跌幅較A股整體波動較小。特別是跌幅方面,明顯小于大盤,表現出了較強的抗跌性。比如,在2018年國慶節后的首個交易日,A股跌幅達到2.16%,山東板塊的跌幅為1.77%;2022年國慶之后首日,A股跌幅達到1.67%,山東板塊則下跌了1.04%。
對此,受訪人士認為,山東板塊制造業占比較高,三、四季度多為業績釋放期,對股價有較強支撐,而國慶節后正好迎來三季報披露,這是魯股板塊節后表現較好的一大原因。同時,山東板塊藍籌、大盤股占據一定優勢,四季度這些個股常有積極表現,容易帶動板塊市值呈現出發力上升的態勢。

煙臺板塊表現亮眼
細分來看,山東16市上市板塊國慶節后首日表現也各有特點。如果計算近10年節后首日的板塊漲跌幅均值,16市板塊均實現上漲,其中煙臺、濱州等市表現亮眼。
如煙臺板塊近10年國慶節后首日的漲幅均值達到了1.50%。其中2015年板塊漲幅最高,達到4.27%;2020年、2021年該板塊漲幅也都超過2%,分別為2.48%和2.31%。濱州板塊漲幅均值是1.28%,2020年、2021年則是2.46%、1.79%。另外,聊城、淄博、臨沂等城市的漲幅均值也在1%之上。
具體到行業板塊,華安證券認為,可以尋找具備潛力的成長反彈板塊,其中以電子、通信同時具備技術催化及基本面改善的配置為重。
該券商認為,可以關注溫和復蘇鏈條,其中之一是經濟邊際改善疊加流動性寬松下支撐增強的金融風格,保險、銀行、券商;其二是逐步恢復且預期改善的消費,可關注食品飲料、醫藥生物及家電家居。
中信建投策略陳果團隊則認為,前期政策底已被市場逐步認可,8月經濟數據環比改善,市場底信號強烈,宜堅定守住籌碼,迎接新一輪行情。配置思路:圍繞“低位+基本面改善確定性”進行布局,考慮到節假日后即迎三季報業績預告披露期,需尤其關注三季度業績環比明顯改善的方向。
經濟導報記者統計魯股表現發現,近10年國慶節后首個交易日,農業、家電、通信、能源等板塊中的個股表現更為突出。如白羽肉雞養殖行業龍頭民和股份(002234.SZ)10年中,有9年節后首日實現上漲,只有2014年出現下跌;山東省首家農業行業創業板上市公司朗源股份(300175.SZ)10年中有8年實現上漲。另外,中際旭創(300308.SZ)、登海種業(002041.SZ)、澳柯瑪(600336.SH)、浪潮軟件(600756.SH)、中通客車(000957.SZ)等也均有較佳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