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杜楊 戚晨
今年上半年,國內消費市場逐步恢復活力。經濟導報記者調查了餐飲、文旅、影院、汽車等消費領域,發現不少企業主動升級了服務,相關消費領域因此呈現出升級的態勢,消費者獲得了更優質的體驗。
高管幫門店刷了8天碗


瑞麗食堂的價格與路邊店相差無幾,但就餐環境得到升級。受訪者供圖
山東凱瑞商業集團(下稱“凱瑞集團”)市場營銷總監侯明敬坦言,盡管整個行業都對消費復蘇有所預期,但當總公司決定全面恢復門店營業時,他心里還是有點沒底。侯明敬告訴經濟導報記者,隨著2022年末疫情防控形勢的轉變,當時整個餐飲行業都面臨用工緊張的情況,不少飯店停業觀望。
“同樣面臨用工緊張,我們集團的做法是全員派駐到一線門店去。去年元旦假期3天,我本人被安排到了海那城高第街。”他說,在那幾天,他看到了如織的客流,看到了人們的消費欲望,看到了飯店門口等位的顧客排成了長隊。這給了他極大的鼓舞。
等到了春節假期,凱瑞集團下屬門店的客流基本恢復到往年水平,“春節期間,我本人在城南往事恒隆店洗了8天碗,每天都是從早10點到晚10點。”侯明敬笑著說。
春節過后,餐飲市場的增長仍未停止。根據凱瑞集團的統計,三四月份營業額同比增長達到了2位數;“五一”期間,城南往事世貿店更是創下了單日18萬元營收的紀錄。
市場的火熱仍在繼續。到了七八月份,升學宴、婚宴、寶寶宴等又接踵而至,“還有就是旅游帶來的客流,當時城南往事在恒隆和世貿濟南兩個核心商圈的門店,月收入突破了200萬。”侯明敬表示。
根據濟南市政府發布的數據,今年1-7月份,全市限上餐飲業(即限一定規模以上的餐飲企業)零售額同比增長18.5%,高于全市限上零售額12.4個百分點,上拉限上零售額0.7個百分點。
侯明敬發現,在今年上半年,濟南的餐飲市場是“兩端發力”,“首先是濟南泉客廳等餐廳上榜‘黑珍珠’指南,開創了山東餐飲業高質量發展的標志性先河。”與此同時,他還注意到,在濟南,面向剛需餐飲的“社區食堂”正在急速擴容。
“高端的精致餐飲和低端的剛需餐飲同時‘爆發’,濟南餐飲市場呈現出‘啞鈴形’的發展趨勢。”侯明敬如是說。
侯明敬認為,之所以兩端同時發力,是因為當下餐飲業順應了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主動追求“品質化”。“以‘社區食堂’為例,憑借規模優勢降低了成本,所以菜品價格不比街邊小店昂貴多少,就餐環境卻大大提升。所以‘品質化’未必是‘高價化’,消費升級也不一定要花得更多,而餐飲企業需要做的,就是給消費者提供更為豐富和優質的就餐體驗。”
基于此,凱瑞集團推出了一系列舉措,“比方說開辦‘城南往事蒲菜季’‘伏羊節’,通過時令菜品豐富顧客的就餐體驗。此外,在瑞品CBC還可以舉辦餐會、沙龍、品酒會等活動,為顧客帶來全新的沉浸式消費體驗。”侯明敬表示。
“總之,餐飲消費的升級不一定要讓顧客多花錢,但一定讓他們有更好的就餐體驗。”他如是說。
文旅農“三融”引客流
時值金秋,風光正美。在濟南市章丘區文祖街道水河村,綠水潭邊農家老屋和窯洞民宿煥然一新。9月10日恰逢周末,前來親子研學、采摘、游玩的游客絡繹不絕。作為濟南市鄉村振興與文旅融合的典型村落,水河村已經成為不少游客爭相打卡的“網紅村”。

(水河村已經成為了不少游客爭相打卡的“網紅村” 戚晨 攝)
“從濟南野生動物園驅車來到水河村僅需5分鐘,這里區位優勢很明顯。從2021年3月開始規劃、設計、建設,到現在啟動18坊項目,目前已經落成啟動美食坊、鐵鍋坊、粗布坊。”2021年,正為新項目選址的山東舜耕九州農業休閑觀光有限公司董事長袁愛梅來到水河村,通過村企聯合模式共建美麗鄉村,打造了以紅色研學、勞動實踐、生態旅游為主題的文旅項目。
袁愛梅告訴經濟導報記者,把原來年久失修的老屋進行重新改造后打造為民宿,并加盟花筑品牌,品牌方進行線上指導管理,保證品質。“我們的民宿有獨立小院,還有專門的親子房,后期在潭邊設立的窯洞酒店也非常有特色。”
“通過設計創新打造出特色鄉村旅游產品,深挖田園度假生活,我們留住了客人,近一個月我們已經接待游客1.5萬人次。”村黨支部書記馮光祿對項目非常支持,他告訴經濟導報記者,接下來還要進一步完善國防教育、紅色體驗,融入高科技含量的文旅產品,提升供給質量。
面對即將到來的中秋、“十一”小長假,袁愛梅帶領團隊已經開始備戰。“我們通過抖音、小紅書以及各個平臺的融媒體來宣傳,很多達人、拍客也會主動對接我們來做宣傳,確實帶來了流量,尤其是一些親子游俱樂部,還會主動對接我們進行‘包場’,這也讓我們解決了長留客的問題。”
休閑度假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選擇。休閑度假產品不斷豐富,山東國家級旅游休閑城市和街區陸續推出,滿足了人民群眾多元化、個性化的休閑度假需求,也為旅游市場升溫注入新動力。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山東將不斷豐富文化和旅游產品供給,促進文化和旅游供需適配,釋放文化和旅游消費活力。
“情緒共鳴”拉動影院上座率
“剛剛過去的暑期檔,超出了行業人的預期。沒想到從端午節上映的《消失的她》開始,之后每個周末都有強片上檔,如《八角籠中》《長安三萬里》《碟中諜7》《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熱烈》《巨齒鯊2》《孤注一擲》等。”濟南新世紀影城泉城路店店長李言魯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列數了近幾個月上映的類型豐富、數量眾多的大片,“從供給端來看,上映的影片整體質量比較高,激發大眾觀影熱情,促成電影市場的強勁走勢,更提振了我們行業從業者的信心。”

(濟南新世紀影城泉城路店顧客盈門 戚晨 攝)
李言魯介紹,目前步入影院的人群有不少是“00后”,從今年5月份新世紀影城泉城路店就開始升級改造,投入資金進行整修。“很多會員包括行業同行都不理解:在整體市場不是很穩定的情況下為何要再投入重金裝修?我們認為,要想提振消費,就要迎合消費者。現在觀影人群發生了變化,主流人群是年輕群體,更注重體驗消費,所以對舒適度和環境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升級是剛需。”將近兩個月的裝修,確實吸引了更多觀眾。李言魯看到,很多觀眾對新環境非常滿意,這也帶動了很多新客流。
當前,旅游消費正從景點觀光向休閑度假、深度體驗轉變,消費者更加注重精神文化享受。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預測,6、7、8三個月國內旅游人數達18.54億人次。在火熱的文旅消費中,“跟著演出去旅行”“相約看展游”“國風漢服旅拍”“沉浸式觀影”等文旅融合項目成為年輕消費群體追逐的熱點。
在新世紀影城觀影的濟南觀眾李文卓告訴經濟導報記者,“暑假期間我已經連著來了5次電影院,現在有好片、大片會第一時間帶著朋友家人一起相約影城,相信片子表現越好,市場就會更熱,從而進入良性循環。”
“拉動觀影消費,其實還要得益于目前短視頻的傳播。比如《消失的她》在抖音等平臺,大家可以看到一些片段和預告,利用情緒共鳴引爆營銷,也成為為影院引流的一個有效手段。”李言魯認為,當前觀眾更加理性,在影片選擇方面更注重片子的口碑,相信隨著影片質量的不斷提升,觀眾也會提高消費頻次,多次入電影院觀影,這就是提升消費最佳的手段。
一個電話,試駕到家
“我剛剛在線上做了登記,就有銷售打來電話,約明天一早開車來我家,讓我試駕上班。”濟南市民裴斐告訴經濟導報記者。
裴斐正打算換輛新能源汽車。她說自己買第一輛車的時候,都是去4S店看車、試駕、下單、提車,“想不到現在試駕都要到家了,已經這么‘卷’了嗎?”

(2023上海車展,國產新能源汽車大出風頭 圖片來源于網絡)
現在汽車銷售已經“卷到家”了嗎?9月13日,經濟導報記者來到了潤華汽車主題公園尋找答案。眾所周知,多年來,潤華汽車一直經營南北大眾、豐田、奧迪、別克等傳統汽車品牌,但今年上半年一口氣開了3家新能源汽車品牌門店:路特斯、智己、飛凡。
濟南潤路寶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增軍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此前的新能源汽車在價格區間上呈現出明顯的“啞鈴形”,即入門級車和高端車占主流,而10萬元左右的中端車單品寥寥無幾。“因為這是傳統燃油車合資品牌的領域。”他說。
然而2023年以來,“啞鈴”變成了“紡錘”:新能源汽車集中推出了很多中檔單品,10萬元上下的價格區間頓時“擁擠”了起來。
“這模糊了競品間的刻度。”陳增軍表示,“以前消費者的購車刻度是‘1.6L’‘B級車’之類的性能參數,現在看看這些主流新能源汽車單品,其續航、零百加速等性能指標差別很小,消費者關注的多是‘買輛奶爸車’這種帶有情感化需求的軟刻度。”
擁擠的價格區間、模糊的競品刻度,結果就是:“今年上半年,汽車銷售在服務方面是徹底‘卷’起來了,尤其是新能源汽車。”濟南潤智行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曲業錄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
在負責濟南潤華智己店之前,曲業錄任潤華汽車規劃發展部新能源業務高級經理,對新能源汽車領域有深刻的理解。他說,目前新能源汽車在服務上普遍投入更多,也更開放,而“到家試駕”只是服務的一種體現。至于智己汽車,“目前我們已經可以全省預約上門試駕了。”他表示。
如上所述,潤華汽車是一家傳統汽車經銷商,今年加速朝“新能源”轉向。據飛凡汽車濟南潤華汽車園體驗中心負責人張業珂介紹,現在潤華汽車經常召開分享會,請傳統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銷售人員坐在一起,分享并互相學習對方的服務模式。
“雖然目前很多新能源汽車品牌以直營模式為主,但傳統的汽車經銷商畢竟能成為品牌主機廠的資金池、緩解其庫存壓力。”他認為,未來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模式應該是直營店與授權經銷商并存,“而我們作為授權經銷商,應該是向上分擔主機廠的經營壓力,向下要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記者手記
消費升級服務先行
從宏觀上講,消費升級是經濟平穩運行的“頂梁柱”、是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更是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體現。尤其是在“提振市場信心、恢復和擴大消費”的當下,消費升級更顯彌足珍貴。
而在一些商家看來,消費升級就是讓消費者花更多的錢,自然需要千方百計說服消費者心甘情愿地掏腰包。結果就是,在商品的品質、價格同步提升的情況下,顧客卻越來越少了。
顯然,這樣的“消費升級”缺乏可持續性。
實際上,在消費者越來越注重產品的細節、品質、服務和品牌等多種指標的當下,要想實現消費升級,必須打出一套“組合拳”。于是,我們看到了在窗明幾凈的瑞麗大飯堂,坐滿了前來就餐的普通市民;看到了在專業管理團隊的指導下,普通民宿煥發出生機并留住了越來越多的客人;看到了在手機短視頻平臺的配合下,越來越多的觀眾進入影院,票房屢創新高;看到了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馳騁在街頭巷尾……
值得注意的是,在成功實現消費升級的這些案例中,客單消費金額變化不大:菜品價格沒變,景區門票住宿價格沒變,電影票價不變,新能源汽車更是價格普降。結果就是,普通市民花了路邊攤的錢享受了快餐店的就餐環境,普通游客花了一樣的錢住宿卻體驗到了不一樣的文化,普通觀眾發現影院環境越來越好、影片質量越來越高,普通車主更是通過享受服務才意識到汽車也是生活空間。
山東省消費者協會常務理事尹訓銀認為,消費升級首先是服務的升級,所以做好消費升級的前提,就是扎扎實實做好服務建設,引客能來、來客能留、留下能消費才能切實提高經濟收入,唯有這樣才能實現正向發展。
所以,當經營陷入瓶頸的時候,產品的細節、品質、服務和品牌等多種指標,尤其是服務,一定是消費升級最好的突破口。
(導報記者 杜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