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雙碳”戰略下,齊魯銀行發揮本土銀行金融頭雁作用,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強化綠色導向,推進綠色金融發展戰略,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加大綠色信貸投放力度,提升綠色金融服務水平,為助力山東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貢獻“齊魯力量”。
發揮本土銀行 金融“頭雁”作用 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2021年11月,央行聯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創設碳減排支持工具,發放對象為21家全國性金融機構,明確支持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碳減排技術三個重點減碳領域。對于符合要求的貸款,按貸款本金的60%予以低成本資金支持。 后續,央行將碳減排支持工具發放對象陸續擴圍至外資銀行、地方法人銀行。目前碳減排支持工具實施期為2021年到2024年末,按季操作。 據央行山東省分行發布的信息顯示,山東省落地碳減排支持工具的貸款金額、企業數量居全國前列。《方案》也明確提出,下一步要用好用足碳減排支持工具、山東省碳減排政策工具等,切實發揮綠色金融導向作用。 “根據《綠色信貸指引》《關于做好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碳減排支持工具實施有關事宜的通知》等文件,推出能效益貸、低碳益貸、綠色碳惠貸等綠色金融產品”,齊魯銀行2023年半年報披露。 上述只是齊魯銀行助力打造山東版“碳減排支持工具”,創新綠色金融產品服務的一個縮影。 據了解,近年來,齊魯銀行不斷加強對清潔能源設施建設、運營,節能環保設施改造、能效提升,碳減排捕集、利用與封存工程建設和運營等碳減排重點領域的金融支持,提升綠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并探索基于碳排放權、排污權、用能權、用水權等各類環境權益的融資工具,充分利用相關產品解決客戶融資需求,為轄內碳減排重點領域客戶群體提供更加精準化、便捷化的金融服務。 同時,齊魯銀行還建立了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研發、審批、推廣的綠色通道,同等條件下,確保綠色產品優先發布和推廣、綠色業務優先審批和放款。 近期,齊魯銀行臨沂分行發放的一筆支持沂蒙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項目貸款,就是該行以時不我待的責任感和全力以赴的擔當意識,促進沂蒙山區域生態環境改善、保障淮河流域生態環境安全的體現。 今年6月初,齊魯銀行臨沂分行與蒙陰城投集團對接,7月即順利完成金額2.2億元、期限3年的項目貸款批復,8月完成全部2.2億元投放。“通過在沂蒙山區域開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人居及生態環境將大幅度改善,防災減災能力將得到較大提升,能夠吸引更多游客,增加旅游產業收入,實現綠色文化與紅色文化相映生輝、互相促進,不斷提高紅色沂蒙知名度和影響力,有助于打造全國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的‘沂蒙樣板’。生態環境的支撐作用越來越明顯,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也將不斷拓寬。”齊魯銀行臨沂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
深入踐行 綠色金融發展戰略 戰略決定方向,事關全局。齊魯銀行著眼完善綠色金融長效機制,參照ESG標準體系,貫徹新發展理念,制定綠色金融發展戰略、全方位推進措施,從頂層設計、人才儲備、體制機制、具體舉措等方面進行系統化規劃。通過創新金融產品、融資模式、服務方式和管理制度,加大金融支持綠色產業發展力度,逐步構建起機制有保障、資源有傾斜、產品有特色的綠色金融業務模式和產品體系,形成全行統一的綠色金融風險偏好,為綠色金融發展指明方向。 齊魯銀行強力推進現代海洋經濟發展金融服務,探索推出與擔保公司、保險公司風險分擔的涉海業務金融服務模式;嘗試開展海域使用權抵質押、海洋專利權質押、海洋碳排放權抵質押、碳匯收益權質押等業務創新,加快擴展藍碳市場。重點支持海洋旅游、海洋工程建筑、海上風電等海洋可再生能源產業、海洋文化產業等區域重點產業戰略發展;加快現代海洋航運業、海洋漁業等海洋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大現代海洋產業監測體系金融支持、海洋清潔能源領域資源配置,跟蹤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融資需求。截至半年末,貸款總額為2832.5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11%。
加大研發 推出綠色金融產品 了切實加大對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的支持力度,齊魯銀行持續強化政策引導,建立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研發、審批、推廣的綠色通道,同等條件下,確保綠色產品優先發布和推廣、綠色業務優先審批和放款。創新產品服務。根據《綠色信貸指引》《關于做好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碳減排支持工具實施有關事宜的通知》等文件,推出能效益貸、低碳益貸、物流園區貸、文旅易貸、綠色碳惠貸等綠色金融產品,探索基于碳排放權、排污權、用能權、用水權等各類環境權益的融資工具,充分利用相關產品解決客戶融資需求,為轄內碳減排重點領域客戶群體提供更加精準化、便捷化的金融服務。 齊魯銀行把用足用好各項政策工具作為推進綠色發展的著力點,主動對接相關單位展開合作。城市軌道交通是齊魯銀行重點支持的行業,也是齊魯銀行踐行支持綠色信貸發展、履行社會責任的授信原則和導向的象征。早在2017年濟南地鐵建設初期,該行第一時間與濟南市軌道交通集團取得聯系,成為首批為濟南軌道交通項目建設提供資金支持的銀行之一。隨著濟南軌交集團各項融資手段不斷成熟,齊魯銀行持續與濟南軌交集團開展多方位合作和充能,在濟南軌交發債業務等方面給予支持。2022年,該行僅一周時間便為濟南軌交下屬企業辦理付款保函2億元。“齊魯銀行就是及時雨,保證了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項目負責人說。截至目前,該行已累計為濟南軌道交通集團授信32億元。 隨著地鐵網的不斷擴展,會惠及更多的濟南市民,讓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更加綠色低碳、安全準時的地鐵出行,從而進一步降低汽車尾氣排放,形成濟南低碳良性循環。齊魯銀行除了提供資金支持以外,還通過協作開發濟南地鐵App、提供上門收款、零錢配送服務等方式和濟南軌道交通集團一同進行綠色出行宣傳、提升公眾乘車舒適性。 截至今年6月末,該行綠色貸款余額(監管統計口徑)為199.83億元,較去年末增加32.19億元,增速19.20%,高出全行貸款增速超9個百分點,持續保持高速增長趨勢。
堅持不懈 增添綠色發展動能 為了加大綠色金融、普惠金融和科技金融的“三融合”,齊魯銀行充分發揮數字化轉型優勢,以金融科技為支撐,打造綠色生活金融服務平臺。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金融科技力量,探索數字化下的綠色普惠金融產品新模式,推進綠色普惠金融的創新發展,如開展綠色小額貸款、綠色信用卡、綠色理財產品,創新綠色普惠金融眾籌、采用區塊鏈等技術手段管理綠色金融資產等,提升產品的創新性和服務質量。 圍繞提升綠色金融服務質效,齊魯銀行堅持“早布局、早對接、早審批、早投放”的思路,明確綠色金融“主辦行”,開辟綠色金融通道,在客戶準入、授信審批、信貸規模等方面向綠色低碳企業傾斜,不斷提升綠色金融專業服務能力。 山東艾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就是齊魯銀行綠色金融業務的受益者之一。公司在2022年12月20日中標高青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及農村通戶道路硬化工程F+EPC項目,今年4月20日,項目已進場施工,但資金缺口仍有600余萬元。齊魯銀行營業管理部漿水泉支行了解到公司資產規模小,融資難度大,此前從未辦理銀行借款,但其承接的“農村生活污水一體化管理系統”項目是納入人行《綠色產業指導目錄》范圍內的綠色項目,更是齊魯銀行積極推行的綠色低碳業務。為此,支行迅速響應,當即收集資料為客戶辦理專項業務的申請。通過行內綠色審批通道,僅用時6個工作日即取得業務批復并實現放款,用金融活水滋養綠色金融服務品牌。據了解,截至今年6月末,齊魯銀行綠色貸款余額(監管統計口徑)為199.83億元,較去年末增加32.19億元,增速19.20%,高出全行增速9個百分點,持續保持較高增長態勢。 齊魯銀行踐行支持綠色信貸發展、履行社會責任的突出作為,體現了該行倡導科技金融、綠色金融、金融服務社會的經營理念,受到合作單位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今后,該行將持續強化綠色導向,持續推進綠色金融發展戰略,不斷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加大綠色信貸投放力度,持續提升綠色金融服務水平,為助力山東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譜寫新篇章。 (劉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