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導報記者 王偉
9月22日,在濟南召開的中國企業論壇上,山東省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省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胡薄發布《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進展情況報告》(下稱“綠色低碳報告”)。經濟導報記者從會上獲悉,山東將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穩妥有序推進“雙碳”戰略,實施碳達峰“十大工程”,構建起“1+1+ N ”政策體系,謀劃實施總投資達8.1萬億元的3186個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重點項目。
“今年上半年‘四新’經濟投資增長10.9%,占全部投資的比重達到55.6%,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實現‘過半’的標志性突破,達到52%左右!焙≡诎l布綠色低碳報告時提到。山東堅持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統籌重大生產力布局,推動產業結構調整與能源發展轉型協同互促、提速升級。
山東聚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基礎產業戰略基地,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方向,滾動實施“萬項技改、萬企轉型”,“一業一策”推動化工、紡織、建材等行業改造升級,布局世界領先的高端石化產業、先進鋼鐵產業。
“今年以來,我們以3.7%的用電增長支撐了7.1%的工業增速,充分反映出工業節能降耗、結構優化升級的良好成效!焙√岬。
山東聚力建設五大清潔能源基地,加快為能源結構“降壓減負”,截至8月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8624.6萬千瓦、同比增長28%,占電力總裝機比重達到42.6%,光伏發電和生物質發電裝機、新型儲能并網裝機均居全國首位。越來越多落地山東的企業貼上亮麗的"綠電"名片,建起名副其實的“零碳”工廠,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了先機。
山東大力強化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培育科技領軍企業200家、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5萬多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達到205家、全國最多,去年僅國家企業技術中心這一平臺的研發經費投入就達到1238.8億元,帶動新產品銷售收入近萬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