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吳淑娟
9月22日,濟南市公安局發布了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20條措施,將推行摩托車登記省內一證通辦,推行汽車駕駛理論考試業務“就近辦”,試點推廣輕微交通事故線上視頻快處等。
附20條措施:
1.全面落實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動態調整行政許可事項清單基本目錄、實施規范、辦事指南,逐項明確許可條件、申請材料、審批程序、審批時限、監管主體并及時向社會公布,讓“便捷高效、公開透明”成為常態。
2.實施“免交證、辦成事”改革。加快電子證照、電子檔案建設,全面推廣居住證電子證照應用,適時推進群眾辦事辦照免交居民戶口簿、居民身份證、居住證、戶口準遷證、戶口遷移證、駕駛證、護照等證明材料,提供更加優質的“無紙化”“免填單”服務,助力“無證明城市”建設。
3.實施更加靈活寬松的落戶政策。充分尊重群眾意愿,大力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暢通入鄉返鄉落戶通道,推行設立農村集體戶,促進城鄉要素合理有序流動。對農村籍大學生、科技人才、退伍軍人因實際居住、就業創業等申請落戶的,可以遷入原籍地或就業創業地,助力城鄉融合發展。
4.為外籍商貿人員提供口岸簽證和境內換發多次簽證便利。對來華商務洽談、商貿交流、安裝維修、參展參會、投資創業等外國人,來不及在境外辦理來華簽證的外籍商貿人員,可憑中國境內商業、貿易合作伙伴的資質證明、來華相關活動的行程計劃安排及邀請函,到機場口岸簽證機關申請30日以內商貿簽證入境。因商貿業務需要多次往返的,入境后可以換發3年內多次入境有效商貿簽證。
5.外國人申辦居留證件免于留存護照。完善免于留存護照配套措施,實現外國人申請辦理居留許可“在按規定核驗本人有效護照后可不留存護照原件”,方便外國人在此期間持護照辦理有關事項。
6.下放保安員證核發審批權限。將保安員證核發由市級公安機關下放至區縣公安機關,推行保安員考試網上報名、預約、審核制度,保安員考試由區縣公安機關就近組織實施。
7.推行摩托車登記省內一證通辦。對全省人員在濟南辦理摩托車注冊登記、轉讓登記、住所遷入、共同所有人變更的,申請人可以憑居民身份證“一證通辦”,省內異地人員無需再提交暫住地居住證明。
8.推行汽車駕駛理論考試業務“就近辦”。將汽車駕駛理論考試業務下放至市內五區車管所,推出汽車類駕駛人科目一“夜考”機制,考生可自主選擇考試地點和場次進行預約并就近考試。
9.提高道路資源利用率。深入開展“治亂治堵保暢”專項行動,實施路口交通精細化治理,根據實際路況推廣車輛“聯動式同步掉頭”模式,采取靈活設置可變車道、動態調整車道功能、按需實施禁左禁右、精準優化信號配時等交通優化“小切口”措施,持續提升道路通行效率。
10.便利交通物流貨運車輛通行。全面取消新能源廂式貨車、封閉式貨車通行限制,便利城市配送車輛市區通行。優化過境貨車繞行線路,結合全市物流園區、重點項目、居民區分布特點,推出過境貨車東部、西部、北部三條貨車綠色繞行通道,提高貨車通行效率。
11. 試點推廣輕微交通事故線上視頻快處。針對車輛可移動且無人員傷亡的輕微交通事故,打造 “接警調度、視頻處警、固定證據、定責協勘、快速理賠”視頻快處模式,實現輕微道路交通事故“快聯動、快處置、快理賠”。
12.推行公安政務服務“一窗通辦”。在部分區縣推進出入境業務進駐同級行政審批大廳或公安綜合服務大廳,逐步實現出入境審批管理“一門辦理”。推行戶政、治安、車駕管事項“一窗受理、綜合服務”,方便群眾一個窗口辦成事。
13.持續推進公安政務服務“全程網辦”。依托“愛山東”濟南公安服務專區、“e警通”便民服務平臺,加快推進戶口登記遷移、戶口項目變更、本地機動車車輛狀態查詢等網辦事項“全時供給”。配合行政審批部門開展特種行業許可證與營業執照聯合審批發證,助推旅館業《特種行業許可證》服務“一網通辦”。
14.推廣身份證照片多元采集、證件照片一照通用。在保留公安派出所免費采集身份證照片基礎上,打通社會化采集通道,群眾可通過互聯網網址或“證照e拍”微信小程序自主上傳身份證照片,實現“照片滿意選、證件線下辦”。
15.精準對接企業安全發展需求。推行主動警務、預防警務,健全“項目警長”機制,升級建設重大項目標準化警企聯建工作站和警銀聯絡室,暢通重點項目7*24小時熱線,搭建網上助企警務站,做到“平時常走訪、有事能聯系、辦事有結果”。
16.保障服務新業態、新模式規范有序發展。堅持監管規范和促進發展并重,促進共享經濟、網約房、民宿、電競酒店、智能網聯汽車等新經濟、新業態健康發展。推廣“泉城便捷住”“團隊旅客入住”手機微信小程序和“愛山東”APP“魯通碼”,實現人證合一、全國來魯旅客“亮碼”入住、無證自動身份核驗等功能。
17.優化大型群眾性活動受理審批。深化大型活動“容缺受理”機制,做到活動受理一次性辦結。對同一場地、相同類別的活動,進一步簡化申報材料,優化審批許可流程。
18.加強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安全監管。進一步健全完善槍支彈藥、民用爆炸物品、劇毒化學品、易制爆危險化學品、易制毒化學品安全監管制度機制,深化危爆物品溯源管控信息系統應用,提升安全監管效能。
19.大力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將公章刻制業、廢舊金屬收購業和保安培訓單位納入“雙隨機、一公開”檢查范圍。探索運用智能化手段,推進遠程監管、移動監管、預警防控等非現場監管,豐富檢查方式,提高檢查效率。
20.依法保護企業合法權益。持續開展“昆侖2023”等專項行動,依法嚴厲打擊串通投標、合同詐騙、侵犯知識產權、制售偽劣商品和強買強賣、敲詐勒索、破壞生產秩序等侵犯企業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活動,為市場主體創新創業營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進一步規范涉企執法行為,加強對受立案、強制措施適用、查扣凍結等環節執法監督,努力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相統一。深化涉企風險隱患預警防范,建強用好“涉企風險數智防控中心”,為企業提供全周期健康體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