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吳淑娟
今年以來,山東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9月15日,全省經濟運行分析調度會議提出,要抓住用好消費旺季,謀劃開展系列促消費活動,切實提振汽車等大宗消費。促消費大背景下,山東先進制造業企業如何搶抓機遇,提供優質供給?經濟導報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采訪。
新能源汽車產業提速
“今年訂單不斷,生產線不斷提產擴能,下半年將滿負荷生產。預計2024年,整車產值將達到70億元-100億元,新能源車出口將達到7萬臺以上。2025年整車及零部件產值預計將達到150億元-200億元。”看著忙碌的生產車間,山東國金汽車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趙玉柱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前景信心滿滿。
趙玉柱告訴經濟導報記者,國金汽車進入了山東省新能源汽車下鄉名單,是山東省唯一一家擁有“雙資質”的新能源乘用車企業。今年4月份,國金汽車首批國際訂單交付成功。7月,國金汽車與中東頭部汽車集團達成戰略合作,簽訂MOU備忘錄,確定了6萬臺/年訂單需求,從9月份起,每月將交付不低于2000臺。接下來,國金汽車還將與中亞市場簽訂每年3萬臺的訂單。
“未來國金汽車將加速承接省市關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戰略部署,充分把握國際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開拓機遇期,快速構建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培育新能源汽車產業帶來的新業態。”趙玉柱表示。
中國重汽在新能源汽車板塊也加快了對純電、混合動力、氫燃料技術路線的新能源通用車車型的研發,產品覆蓋城市公交、通勤、市政環衛專用車、城配物流載貨車等細分市場應用場景。
“今年上半年,重汽出口重卡超6.5萬輛,同比增長64%,占全國出口的50%。”中國重汽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劉偉對經濟導報記者透露,中國重汽智能網聯(新能源)重卡項目,打造國際一流水平的智能化生產線和商用車行業標桿式的數字化燈塔工廠,形成年產16萬輛重卡能力,構建起了全方位的智能網聯重卡生態圈。
而在棗莊,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的增長,鋰電全產業鏈集群正在逐步壯大中。投資200億元的欣旺達30GWh動力電池項目是今年省重大項目,目前一期的4條產線已有一條投產,另外3條也進入了設備安裝和小試階段。“項目規劃20條動力電池產線,是我們動力電池板塊里面唯一一個北方的生產基地,也是我們第一個超級工廠。” 山東欣旺達有限公司項目總工李文明表示。
經濟導報記者采訪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棗莊市新簽約、新開工投資億元及以上新能源及鋰電項目分別達到41個、27個。全市鋰電企業發展到116家,實現正極材料產能10萬噸、負極材料4萬噸、隔膜16億平方米、電解液13萬噸、電芯27.6GWh、拆解0.4萬噸,去年以來鋰電產業營收增幅保持在100%以上。
新能源車的快速增長還催生了充電樁的需求爆發。特銳德半年報顯示,其電動汽車充電網業務上半年實現收入23.67億元,同比增長49.69%;毛利潤3.3億元,同比增長34.79%。截至2023年6月底,特銳德運營公共充電終端42.8萬個,繼續保持行業第一;,其中直流充電樁25.65萬臺,市場份額約為28%,在直流充電終端數量、充電站數量、充電量等方面也均保持行業第一。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一級巡視員靖士寬表示,山東將創新優化新能源汽車供給品質,深入實施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聚焦“做大整車規模、做強核心部件、做優配套部件”三大目標,加快壯大產業規模,擴大優質產品供給,力爭今年全省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40萬輛。
先進制造業發力
在濟南高新區,剛剛投產的臨工重機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礦山成套設備數字化工廠里,自動化生產線高速運行,各種物料“鏈”上傳輸,系統實時進行信息化跟蹤。
作為2023年省重大實施類項目,該工廠共規劃智能制造單元30多個,使用數字化設備200余臺,核心工序作業效率提升50%左右,物流自動化配送率達到60%以上,最高年產寬體自卸車、新能源礦車、超大型挖掘機等產品近13000臺,預計年營業收入100億元以上。
“數字化工廠成立以后,我們建立了豐富完備的產品質量檔案,可以追溯終生。像部分已經停產機型、已經升級機型的老機型,在客戶全生命周期使用期間,可以通過互聯網手段、通過查詢手段快速的定位到我們所需要的配件,并且工廠也能對停產轉型之前10年的產品進行配件的生產組織,快速實現客戶的目標,真正地實現全生命周期的過程管控。”臨工重機副總經理李連剛表示。
據透露,上半年臨工重機實現產值60.4億元,同比增長5.5%,實現營業收入55.9億元,同比增長12%;營業利潤7.3億元,同比增長41.8%。臨工重機正以精益化、標準化、自動化為基礎,以燈塔線、燈塔車間為突破口,傾力打造數字化工廠項目。下一步,將全球布局,打造國內+國際兩個生態圈,加快全球發展步伐。
在泰山鋼鐵,不銹鋼制品產業園區正在加快建設。“我們將充分發揮不銹鋼整體產業鏈的功能和作用,推動不銹鋼高端產品形成山東產品的競爭力。加快形成產業鏈的協同效應,形成發展合力,帶動上下游推動山東產品走向世界。” 山東泰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培敦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
據介紹,泰山鋼鐵不銹鋼全產業鏈體系競爭優勢逐步加強。當前,印尼一期4條鎳鐵生產線已全部建成投產,不銹鋼冶煉關鍵工藝VOD精煉已經完成,5G+工業互聯網也正在加快實施;“不銹鋼制品深加工基地”首批“不銹鋼管件項目”已經建成,高端不銹鋼剎車片、不銹鋼旗桿等制品項目也正在洽談中。
陳培敦表示,泰山鋼鐵還實施了“泰鋼精品鋼綠色轉型”系列項目,計劃投資37億元實施鋼鐵主業片區、新材料產業片區、乾碩物流園區等整合優化系列綠色發展項目。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張海波表示,山東是全國制造業門類最齊全的省份之一,2022年制造業增加值占比高于全國0.7個百分點,裝備、原材料、消費品三大主要領域均有較強實力;今年1-7月,全省制造業增加值增長7.2%,高于全國3.3個百分點。山東以先進制造業為主導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加速形成。
山東近年來持續推進先進制造業強省行動,發揮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鼓勵企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向價值鏈更高端邁進。根據《山東先進制造業強省行動計劃》,到2025年,山東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達到30%左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達到6%左右,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50%左右,初步建成先進制造業強省。
記者手記:
山東制造業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制造業是山東高質量發展的根基所在,也是贏得未來競爭優勢的重中之重。
經濟導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積極求變、轉型升級,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已成為山東制造業企業共同的選擇。
例如,泰山鋼鐵37項不銹鋼領域技術填補國內空白、618項技術獲得國家專利;伊萊特能源擁有有效專利121項,其中發明專利26項。這一系列數字背后,表現出制造業企業自主創新、釋放活力,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內生動力。
許多制造業企業加速推廣智能制造模式,深化技術工藝流程再造,推動產品功能迭代升級,發揮大數據、云計算、工業互聯網等作用,匯聚整合相關要素資源,向著精益生產的整體設計與規劃方向發展。通過數字化轉型賦能,實現暢流式工作模式,達到接單生產、下線直發、零庫存的高效率運轉狀態。
最新數據顯示,山東已創建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3家、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7家,100家省級特色產業集群集聚企業12萬余家、總產值近3萬億元。專精特新企業超過1.6萬家,超九成“小巨人”企業為國內外大企業提供配套服務。山東制造的“含金量”“含智量”“含綠量”在不斷提升。(導報記者 吳淑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