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杜海
日前,大公國際披露了淄博市城市資產運營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淄博城運”)主體與2023年度第四期中期票據信用評級報告,確定淄博城運的主體信用等級為AAA,評級展望為穩定,淄博城運2023年度第四期中期票據品種一和品種二的信用等級均為AAA。
淄博城運是淄博市主要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和國有資產運營主體,業務結構多元,包括資產銷售業務、資產經營業務、房地產業務、貿易業務、基礎設施建設業務、燃氣業務、公交車租賃業務等。經濟導報記者查詢相關財務數據獲悉,2020-2022年,該公司期間費用分別為12.96億元、19.36億元和33.82億元,增長態勢顯著。較大規模的期間費用,對公司利潤造成了一定侵蝕,但獲益于營業收入持續增長,公司期間費用率逐年下降。
前8個月合計發行90億元債券
據悉,淄博城運于2022年在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注冊了總額為60億元的中期票據,分期發行,第一期5億元已于2023年2月發行,第二期10億元已于2023年5月發行,第三期15億元已于2023年6月發行,本期為第四期,基礎發行金額為人民幣0元,發行金額上限為人民幣20億元,用于償還有息債務。本期中期票據分為兩個品種,品種一期限為1+1年(附第1年末公司調整票面利率選擇權及投資者回售選擇權),品種二期限為2年,兩個品種間可以進行雙向回撥。
總體來看,公司融資渠道較通暢,以銀行借款、發行債券和融資租賃為主,期限結構以長期為主。銀行借款方面,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獲得銀行授信總額856.34億元,尚未使用額度459.40億元,剩余額度充足。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應付債券余額為235.69億元,包括“21淄博城資 MTN002”“21淄博 02”和“20淄博城運 MTN001”等債券;2023年1-8月,公司發行多期債券,金額合計90億元,此舉對緩解公司流動性壓力貢獻較大。

2020年以來,公司總負債和總有息債務規模均持續快速增長,資產負債率亦持續增加,整體債務壓力增大——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總有息債務875.05億元,其中短期有息債務323.15億元(在總有息債務中的占比為36.93%),非受限貨幣資金為68.96億元,無法對短期有息債務形成保障,存在一定的短期償債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在淄博市城市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近年來能夠獲得政府在資金注入、股權劃撥和財政補貼等多方面的支持。在財政補助方面,2020-2022年及2023年1-6月,公司分別收到政府補助1.47億元、3.87億元、2.04億元和1.07億元。
上述信用評級報告中介紹,2021年10月,淄博市財政局批復,同意對公司增資29.70億元;截至2023年8月末,該筆增資已到位24.53億元,公司資本實力進一步增強。那么,其余的增資款項預計何時到位?9月19日,經濟導報記者撥通了淄博城運的電話,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將把相關問題上報給公司有關負責人;但至截稿,經濟導報記者并未收到對方的回應。
截至2023年6月末,淄博城運注冊資本61.0686億元,實收資本55.3986億元,淄博市財政局為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對公司持股比例為99.10%。
房地產業務收入逐年遞增
財務數據顯示,最近三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64.33億元、159.44億元和328.54億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4.32億元、7.41億元和19.23億元。“該公司業務結構多元,貿易品類不斷豐富且規模持續增加,帶動營業收入逐年快速增長。從其相關財務報表來看,工程施工業務和貿易業務為該公司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山東一家會計師事務所的合伙人宋先生對經濟導報記者分析說。

但是,在同期,公司期間費用規模較大且逐年增長,對公司利潤造成了一定侵蝕。經濟導報記者查詢相關報表獲悉,公司期間費用主要為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管理費用主要是員工薪酬、折舊費和無形資產攤銷費,財務費用主要為利息費用,此外,2022年以來公司還新增了研發費用。
2023年1-6月,公司營業收入同比略有下降,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同比分別減少0.97億元、0.76億元和0.64億元;期間費用同比有所增長,其中管理費用同比增加1.09億元;隨著融資規模的擴大,財務費用同比增加0.61億元。
公司如何消弭期間費用對利潤造成的侵蝕?淄博城運方面并未回應經濟導報記者提出的問題,因此,該公司將有何舉措還不得而知。
2020-2022年,公司投資收益有所波動,主要來自于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收益,其中2022年同比增幅較大,主要是持有的山東金鼎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股權投資收益同比增加0.83億元所致;其他收益主要包括財政補貼等,規模有所波動,對公司利潤形成一定補充,其中2021年同比增幅較大,主要是財政補貼同比增加1.96億元所致。
從資產經營業務來看,公司負責統一運營淄博市內部分國有資產,經營收益主要為淄博市市直機關辦公用房房租收入等,收入來源較為穩定。截至2023年3月末,公司共出租房地產132處,房地產總面積186.28萬平方米,賬面價值總計264.52億元。
此外,2020-2022年,公司房地產業務分別實現收入13.80億元、18.49億元和41.27億元,逐年遞增,主要為專家人才公寓項目、南廣場棚戶區項目、學府雅居、齊潤花園等項目的銷售收入。截至2023年3月末,公司土地儲備116.78萬平方米,規模較大,所有土地均已足額繳納土地出讓金,并辦理國有土地使用權證,現正辦理相關規劃建設手續,公司房地產業務可持續性較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