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杜海 見習記者 于婉凝
9月14日,正海磁材(300224.SZ)披露了《公司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據介紹,9月12日,公司接待了建信基金等14家機構調研。經濟導報記者粗略統計獲悉,近一年來,正海磁材共接待295家機構的362次調研,顯示出該公司對機構的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正海磁材在接待機構投資者調研時透露,公司在智能消費電子領域的市場開拓有序推進,品牌影響力日益提升,目前公司已進入華為供應鏈。9月14日,經濟導報記者致電公司董秘辦,詢問其是否進入華為新品Mate 60等系列產品的供應鏈,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因產品合作涉及商業保密條款,公司不能給予具體回復。我只知道進入華為供應鏈,不清楚涉及華為手機還是華為汽車,更不清楚具體是哪款產品。”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比約五成
正海磁材主營業務為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業務和新能源汽車電機驅動系統業務。釹鐵硼永磁材料是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具有高剩磁、高磁能積的特點,能夠滿足大規模、多規格的工業化生產需求,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永磁材料中磁性能最強的一種。公司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主要應用在新能源、節能化和智能化等“三能”高端應用領域,包括新能源汽車、風電等新能源、汽車節能電氣、節能家電、節能電梯、機器人等智能裝備、手機等智能消費電子等。
新能源汽車電機驅動系統是電動汽車的核心零部件之一,是電動汽車車輛行駛中的主要執行結構,其驅動特性決定了汽車行駛的主要性能指標。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公司子公司上海大郡專注于新能源汽車電機驅動系統的研發、生產及銷售,那么正海磁材是否供貨給子公司呢?上述正海磁材的工作人員告訴經濟導報記者,“釹鐵硼永磁材料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確實應用在電機驅動系統中,但公司不供貨給子公司,只供貨給其他整機廠或者零配件廠!
此外,正海磁材介紹,公司具有良好的商業生態,已形成汽車市場占比近七成,其中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占比約五成,其他各主要應用領域均衡發展的良性格局。面對激烈的競爭形勢,上海大郡從軟硬件上進一步強化研發能力,并積極拓展海外配套及合作市場。報告期內,新能源汽車電機驅動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371萬元,同比增長204%,受市場因素影響,仍未能實現盈利,但虧損額同比大幅收窄。上述工作人員表示,“車企降價促銷會使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面臨巨大的降本壓力,第三方電機驅動系統企業面臨比較嚴峻的競爭挑戰。由于新能源車行業競爭激烈,公司產品規模上不去,利潤就低;原材料在漲,客戶在降價,就會擠壓公司的毛利率。”
但正海磁材方面同時表示,“公司已建立穩定的采購渠道、完善的供應商管理和質量管理體系。目前,公司已與中國稀土集團、北方稀土集團等主要供應商簽署了長期供貨協議,保障了主要原材料的長期穩定供應!
上半年收入及凈利潤雙增
正海磁材成立于2000年,2011年于創業板上市,公司為山東省新材料領軍企業50強和山東省十強產業集群領軍企業。公司控股股東為正海集團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秘海波。
2023年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1.58億元,同比增長14.63%;實現凈利潤2.41億元,同比增長16.75%。隨著公司的市場認可度和品牌知名度提升,目前正海磁材已成為歐、美、日、韓四大車系領軍企業的一級供應商。
“報告期內,公司聚焦主業、持續擴建產能,克服原材料價格波動、行業競爭加劇等影響,憑借技術領先優勢和綜合競爭力,積極提高市場占有率,實現高性能鈦鐵硼永磁材料銷量、收入及凈利潤的同比增長。”正海磁材表示。
經濟導報記者在查閱公司2023年半年報時注意到,其現金流量表中,采購商品勞務和為員工支付的現金兩項目合計支出大于銷售商品收到的現金,且其存貨也并未增加;但據中國稀土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稀土價格指數均值為240.23,比上年同期下降40%。在此背景下,公司采購支出大幅增長和經營性現金流為負是否合理?
對此,正海磁材上述人士告訴經濟導報記者,“公司上半年現金支出較多,主要是由于上一年的應付票據到期了,并且金額比較大,所以導致采購支出大幅增長以及現金流支出比較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