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王雅潔 見習記者 楊佳琪
魯企上市提速,魯股再融資能力持續增強。經濟導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今年前8個月,山東新增A股上市公司15家,較去年同期多增4家;15只新增魯股(A股,下同)首發募資超120億元。與此同時,IPO工作成果頗豐,年內已有14家A股擬上市魯企成功“闖關”過會。20只滬深魯股通過再融資募集資金超230億元。
錨定高質量發展,通過對接資本市場,山東實體經濟流入了更多的金融“活水”,多了新的“動力引擎”。那么,山東企業在壯大發展對接資本市場過程中,與創投機構擦出了怎樣的火花?上市魯股再融資是否得到了資本市場的青睞?為此,經濟導報記者深入企業,通過采訪機構、專家,還原資本市場服務山東實體經濟的真實案例。
解決經營“痛點”
企業上市不忘“領投人”
注冊地位于商河縣的科源制藥(301281.SZ)是濟南年內新增的首家A股上市公司,于2023年4月4日登陸深交所創業板。這家成立近20年逐漸發展壯大的民營企業,對登陸資本市場之前的“領投人”念念不忘。
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山東省化學合成藥物骨干企業,科源制藥發展至2016年,主導產品格列齊特、單硝酸異山梨酯、鹽酸二甲雙胍在國內市場已具備較強競爭力。但看好糖尿病藥物市場增長空間的科源制藥并不滿足于此,欲通過擴建4000t/a鹽酸二甲雙胍項目,進一步提高公司利潤空間及市場占有率,有效緩解原料藥市場供給緊張的狀況。

“這筆2700萬元的投資,帶動了近億元社會資本注入,為我們擴建鹽酸二甲雙胍項目提供了資金。如今,這一產品產能穩居國內前三,是我們的主要利潤來源。”科源制藥董事長倫立軍回顧2017年魯信創投積極參與公司定增時感概道,“從這個角度看,魯信創投可謂‘領投人’。”
倫立軍坦言,“醫藥產業研發投入很大,研發周期一般是3到5年。”在他看來,魯信創投作為股東,不僅給予資金支持,還從內控規范、資源整合等方面給予企業不少幫助。目前,科源制藥鹽酸二甲雙胍產品持續擴產放量,產能穩居國內細分行業前三位,且不斷通過研發升級、工藝改良,產品精度和密封性得到大幅提升,成為近年來公司營業收入及利潤的主要貢獻點之一。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倫立軍口中的“領投人”魯信創投為魯信集團直管企業,是山東省內最大、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專業創投機構,也是國內證券市場唯一的國有控股上市創投企業(證券代碼:600783.SH)。
經濟導報記者從魯信創投了解到,截至目前,魯信創投已累計投資科創型企業300家,其中“專精特新”企業逾90家,助推40家企業登陸資本市場。
魯信創投董事長王旭冬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作為魯信集團旗下從事創業投資業務的重要板塊,魯信創投積極發揮金融資本的加速、放大作用,圍繞產業鏈上下游推進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切實增強產業發展的接續性和競爭力。著力幫助投資企業解決經營‘痛點’,打通發展‘堵點’,充分發揮創業投資對科技創新和新舊動能轉換的引領促進作用。”
硬科技魯企
陸續登陸資本市場
近年來,科創型企業成為登陸資本市場的主力軍,山東也不例外。
據Wind統計,截至2023年8月末,山東年內累計新增A股上市公司15家。從板塊來看,15家新增山東A股上市公司分布在主板2家,創業板8家,北交所5家。山東年內新增上市公司多集中在深交所創業板以及北交所,多為新興企業,具有較高的成長性和創新性。

“科技類企業往往在發展初期盈利能力不強,甚至還處于虧損狀態,具有融資需求大、業績兌現周期長的特點。”經濟導報特約評論員、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冀剛博士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全面注冊制改革后,發展前景良好的硬核科技企業,有些還正處于“鯉魚躍龍門”階段,借助注冊制完成“驚險一躍”實現上市融資后,有可能完成蛻變。
創新是“第一動力”,是未來增長的新引擎。資本市場是科技創新企業成功之路上的重要資本助力。新興企業以及科創型企業茁壯成長的背后,離不開資本“活水”大力灌溉。據統計,年內15只新增魯股首發募集資金共計120.37億元,累計超募近28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這15家新上市魯企中,有3家為專精特新企業。中泰證券投行委副主任、山東投行總部總經理閻鵬表示,對于投行來說,“專精特新”是開拓市場、尋找客戶的一個指揮棒。
資本“活水”精準澆灌
魯企定增溢價率居全國前列
與此同時,部分企業上市后所面臨的估值低、再融資難等問題也不容忽視。作為科技成果轉化的生力軍,當前,山東上市公司正充分運用資本市場各類工具,做優做強,進一步提升競爭能力。
臨沂上市企業綠能慧充(600212.SH)掌握直流充電樁功率分配核心技術、擁有豐富通暢的銷售渠道資源,且計劃擴充充電設備與儲能產品線產能。今年8月,綠能慧充面向實控人及一致行動人的定增資金到賬,此次定增1.535億股,價格2.95元/股,募資總額4.53億元,募集資金凈額4.385億元。8月31日,綠能慧充披露了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上市公告書,本次發行股票將在其限售期滿的次一交易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交易。
“實控人定增落地,增強未來發展實力。”開源證券分析師殷晟路分析,快充需求下,充電樁的充電功率亟須提升,分體式充電堆相較于一體式單樁,能更好滿足大功率充電需求,且具備投資經濟性。綠能慧充大功率直流充電堆產品可以實現對充電功率的靈活分配,提高設備使用效率,攤薄運營成本,且具備可升級空間,無需重復撤建,能夠節約迭代升級成本,有望充分受益于快充需求。
根據山東上市公司協會、青島上市公司協會的統計數據,今年以來,像綠能慧充一樣,通過定向增發實現再融資的還有泰和新材(002254.SZ)、新華醫療(600587.SH)、惠城環保(300779.SZ)等10余家滬深上市公司。
這些定向增發的魯股被資本市場青睞有加,特別是惠城環保、綠能慧充,在全國220余家年內已實施定向增發的公司中,溢價幅度居前列。據截至8月31的收盤價,惠城環保最新股價較增發價格溢價393.26%,位居全國定向增發溢價榜首位。綠能慧充最新收盤價較增發價溢價163.73%,也躋身全國定向增發溢價榜前五。
除定向增發外,還有包括漱玉平民(301017.SZ)、睿創微納(688002.SH)在內的多只魯股通過可轉債實現再融資。山東上市公司協會、青島上市公司協會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滬深魯股已完成再融資21筆,累計募集資金超230億元。
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投融資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員鄭艷娜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當前大背景下,企業上市融資一方面可以以較低的成本籌集資金、規范經營、提高信用狀況,另一方面企業直接融資比重的提升,使更多資金要素向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聚集,助力經濟轉型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