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時超
9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正式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央行此次降準共計釋放長期資金超5000億元,向市場釋放出積極信號。
當日,A股放量震蕩,早盤上證指數最高漲至3141.96點,但隨后有所走低。至收盤,上證指數跌0.28%報3117.74點,深證成指跌0.52%報10144.59點,創業板指漲跌0.45%報2002.73點,兩市合計成交7217億元。
經濟導報記者統計了2011年11月以來(不算本次)央行降準后上證指數表現,消息發布后的第1個交易日,上證指數的上漲概率只有50%;若把時間線拉長至消息發布后的5個交易日內,上證指數的上漲概率則升至60%。
“降準可以讓市場流動性保持充裕,降低資金成本,對于A股來說屬于中長期利好。”國創展博宏觀研究首席分析師李瑞華對此表示,特別是此次降準作為穩增長政策的接續,將進一步提振市場對經濟復蘇的信心。
有受訪業內分析人士指出,銀行、地產等順周期行業更受益于降準影響,相關板塊后續表現值得關注。
對A股是中長期利好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這已經是今年來央行第二次降準,其首次降準已于3月落地,兩次降準共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超萬億元。
對于此次降準,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央行出手速度超預期,時機把握非常巧妙。如招商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就指出,本次降準及時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緩解了9月中旬流動性地方專項債發行提速、季末稅期高峰等因素的影響。同時,降準兼顧了近期存量房貸利率下調、降低二套房貸LPR加點下限等政策訴求,有利于維持銀行息差在合理空間。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也表示,多因素疊加后,市場短期資金供求變動加大,央行在統籌權衡好中長期流動性供給的同時,選擇流動性需求最為亟須的時點,及時出招,呵護市場。
降準后,A股市場的表現也引來各方關注。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15日開盤后,上證指數小幅高開并迅速走低,隨后受8月宏觀經濟數據向好的提振,指數開始上攻,一度站上3140點上方。午后,市場逐漸平穩,開始震蕩回落,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微跌0.28%。
有受訪投資人士表示,降準多出現在A股市場調整之中,其釋放的流動性有助于降低資金成本,對于資本市場短期刺激作用并不明顯,但會帶來中長期利好。
相關統計數據也顯示,自2011年11月以來,央行公布降準信息后的第1個交易日內,上證指數上漲概率為5成;而觀察5個交易日內表現,上證指數上漲概率升至6成。
在業內人士看來,兩次降準對A股的政策效果還將呈現脈沖式釋放。楊德龍表示,經濟復蘇是下一步推動資本市場回暖的重要基礎,央行此次降準表明穩增長政策正在不斷發力,逐漸落地,有力提振市場信心,有利于推動股市企穩回升。
銀行、地產板塊受益
當然,對于A股市場的投資者,降準之后各行業板塊的表現,更受關注。
從15日表現看,具備低估值、高成長性的板塊,上漲動力更為明顯,如醫藥板塊日內漲幅達到2.03%,半導體板塊上漲了1.51%,能源設備板塊上漲1.29%。
不過,從受益于降準的行業面考量,銀行、地產板塊的后續表現頗值得關注。
東莞證券分析師盧立亭表示,對于銀行業來說,降準將直接增加銀行的可用資金,從而使銀行具備更強的信貸投放能力,同時在資金運用上擁有更大的靈活性,推動銀行各項業務穩健發展。
同時,降準有利于優化銀行體系資金結構,降低商業銀行資金成本,緩解銀行因LPR下行、首套存量房貸利率調整等帶來的凈息差壓力,使銀行有能力、有意愿持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進一步打通貨幣政策的傳導路徑,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該券商建議關注受益于經濟高景氣區域、業績確定性較強的區域性銀行,以及綜合經營能力強、業績穩健、財富管理業務優勢明顯的銀行。
對于地產板塊,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認為,此次降準對房地產行業將帶來積極影響,宏觀經濟穩中向好有利于帶動房地產市場預期好轉,同時購房者、企業端的合理資金需求也有望得到更好支持。其指出,9月份以來,全國各地房地產優化政策節奏加快,核心城市“因城施策”力度加大,多個二線城市全面取消限購限售政策,疊加本次降準,“房地產市場預期有望進一步修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