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段海濤
證監會網站信息顯示,山東東岳未來氫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岳未來氫能”)于9月13日在山東證監局進行了IPO輔導備案,再次開啟上市之旅。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作為“獨角獸”企業,東岳未來氫能在2022年5月IPO輔導工作已經完成,但在7月份大股東東岳氟硅科技集團披露將出售部分公司股份,張建宏“影響力”將增加,東岳未來氫能的IPO之旅則不了了之。此次東岳未來氫能重啟IPO之際,原實控人傅軍已失去控制權,公司能否順利實現A股上市引人關注。
“獨角獸”企業再謀上市
輔導備案報告顯示,東岳未來氫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19日,位于淄博市桓臺縣淄博東岳經濟開發區,無控股股東。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東岳未來氫能9月8日與中信建投證券簽署了輔導協議,但備案報告并未明確具體的輔導時間安排,僅顯示將分三個階段進行輔導。
此前的2020年10月22日,東岳未來氫能曾與中信建投簽署IPO輔導協議,至2022年4月共開展了8期輔導工作,根據輔導報告披露的信息,東岳未來氫能擬在科創板上市。但在2022年5月輔導工作完成后,東岳未來氫能首次IPO無果而終。
官網信息顯示,依托東岳集團氟硅材料產業園區和完整的“氟、硅、膜、氫”產業鏈和產業群配套支持,東岳未來氫能掌握了大量全球先進技術。公司共設南北兩個廠區,南區為150萬平方米燃料電池質子膜生產廠區,由綜合研發中心和國際先進的標準化膜車間組成;北區為燃料電池質子膜配套工程,以提供全產業配套的高科技關鍵材料。
據介紹,東岳未來氫能主營產品包括氫燃料電池質子膜、水電解制氫膜、液流電池膜、膨體聚四氟乙烯(ePTFE)、全氟磺酸離子交換樹脂等諸多產品。其中,高性能燃料電池質子膜通過了奔馳6000小時測試,技術處于業界領先水平。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在山東省工信廳組織開展的2022年度山東省瞪羚、獨角獸企業培育認定工作中,共評選出4家“獨角獸”企業,東岳未來氫能是入選企業之一。在2023年6月長城戰略咨詢發布的《中國獨角獸企業研究報告2023》中,山東省14家企業上榜中國獨角獸企業名單,東岳未來氫能同樣位列其中。
張建宏影響力增強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在東岳未來氫能兩次IPO輔導期間,變化最大的是傅軍和張建宏對公司的影響力。
據了解,東岳未來氫能曾在2020年6月進行了股權增資,先后吸引了60多家投資企業與東岳對接,最后選出了中金啟辰、江蘇投管、上海國和、中車時代和東岳硅材5家投資企業,簽約增資額3億元。
上次IPO輔導期間,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東岳氫能共有16位股東,除了4位自然人股東外,其余均為企業股東。彼時,東岳未來氫能實際控制人為傅爽爽、傅軍,合計控制東岳未來氫能46.69%股權,并通過受托行使表決權控制26.19%表決權,合計控制東岳未來氫能72.88%表決權。傅軍與傅爽爽系父女關系。
但隨著新華聯控股債務違約事項影響逐漸深入,傅軍逐漸喪失了對東岳未來氫能的控制權。
2022年7月28日,東岳集團全資控股的東岳氟硅科技集團與淄博齊魯基石創業投資合伙企業(下稱“齊魯基石創投”)簽署股權轉讓協議,以5.38億元的價格向后者轉讓3433萬股東岳未來氫能的股份。據悉,齊魯基石創投由張建宏控制,此次轉讓前,東岳集團方面合計控制東岳未來氫能35.17%股權并為單一最大股東,張建宏控制約26.19%股權,轉讓完成后,張建宏將控制東岳未來氫能36.19%的股權,東岳集團方面的股權比例將降至27.27%。
據披露,東岳未來氫能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估值為68.04億元。
為了解上述股份轉讓進展情況,經濟導報記者9月15日致電東岳集團,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隨后建議記者聯系證券部,但證券部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其實除了直接謀求東岳未來氫能股份外,張建宏也在提升其在東岳集團的話語權。2023年8月,張建宏與東岳集團另外兩名股東齊信投資管理(淄博)有限公司及Dongyue Wealth Limited達成協議,自2023年9月1日起,后兩者均以與張建宏一致的方式行使持有的東岳集團股權的表決權,合計表決權比例約為19.39%。與此同時,傅軍通過新華聯國際控制東岳集團23.12%的股份,與張建宏方面9月1日后擁有的表決權比例較為接近,東岳集團的實際控制人由傅軍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
“東岳未來氫能重啟IPO,說明新華聯破產重整對公司上市的影響已經不大,能否上市還是要看公司質地。”濟南某私募基金投資經理魯慶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目前全球氫燃料電池行業仍處于產業化發展的起步階段,東岳未來氫能此前存在質子交換膜市場化規模較低的情況,公司還需努力提高收入規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