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國務院國資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中央企業產業鏈融通發展共鏈行動(下稱“共鏈行動”)啟動會。
據了解,今年將依托中央企業組織開展8-10場重點產業鏈融通發展專題活動,已確定的專題活動將有通用技術集團、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等13家中央企業參加,涉及工業母機、云網融合與數據融通、新一代移動通信、云和算力網絡、人工智能、大數據等21個產業鏈方向。
著力打造產業鏈生態圈戰略合作
據了解,共鏈行動由國資委、工信部聯合組織開展,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承辦,相關中央企業協辦,面向中央企業,每年擇選一批重點產業鏈組織,開展6-8場專題活動。
聚焦中央企業間產業合作、中央企業與中小企業協同融合,重點在供需匹配、協作配套、創新合作、資源共享、產業賦能、產融結合、央地合作等七方面形成一批示范項目。
重點考慮中央企業現代產業鏈建設和中央企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有關方向,著力打造目標明確、任務清晰、項目落地的產業鏈生態圈戰略合作。
目前中國移動、國機集團、中國海油、中國三峽集團、中國中車集團等51家中央企業積極申報開展共鏈行動,涉及161個產業鏈方向和106場專題活動。
加強與各類所有制企業
在新領域新賽道上合作
共鏈行動的內涵包括五個方面。
一是共建新機制,實現多維度協同。加強與產業鏈相關企業的協調會商,建立產業鏈上中下游供需對接機制、項目共建機制、成果共享機制和生態共建機制。加強與重要區域產業發展的合作,加快建設具有明顯區域特色的產業基地。
二是共筑新基礎,夯實產業發展底座。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傳統優勢產業等具有戰略意義和溢出效應的重點領域,發揮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的強引擎、硬支撐作用,通過合資建設、增資擴股、投資并購等方式廣泛開展合作,在產業補鏈、延鏈、升鏈、建鏈等方面加快打造一批示范項目。
三是共享新成果,激發產業發展源動力。以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為切入點,推動更多的中小企業產品服務進入中央企業采購名錄。與各類所有制企業共同創造更多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主動向民營企業開放全球供應鏈體系,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聯合出海。
四是共創新生態,打造互利共贏共同體。加快推進產業、科技、金融、人才等優勢資源向關鍵環節、重點區域匯聚融合,力爭在航空航天、能源化工、重大裝備制造等關鍵領域,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集群。
五是共謀新發展,掌握未來競爭主動權。加強與各類所有制企業在新領域新賽道上的合作,大力發展新一代移動通信、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材料等科技含量高、帶動作用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孵化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
深入推進專業化整合
國務院國資委規劃發展局負責人表示,國資委將切實發揮中央企業在產業基礎和需求牽引方面的優勢,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堅實支撐。
一方面,深入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國資委將指導企業聚焦產業鏈薄弱環節,推動強鏈補鏈重大投資項目落地;鞏固優勢產業領先地位,推動中國裝備、技術、產品和服務加快“走出去”,積極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深化產業數智賦能,培育更多具有數字經濟和信息時代特征的平臺型企業。
另一方面,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國資委將聚焦新一代移動通信、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鼓勵有條件的中央企業作為產業發展責任主體,加大國有資本投入,深入推進專業化整合,確保目標明確、主體明確、任務明確,加快打造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優勢的現代產業鏈領軍企業。
央企加大力度推進產業鏈上下游合作
會上,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面向未來,中國移動在深化協同創新基地布局建設方面,加快部署6G、算力網絡、智算、元宇宙等一批科學裝置,全面支撐產業鏈上下游研發合作、創新孵化、集群構建。在深化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方面,打造升級版5G創新聯合體,深入推進“聯創+”計劃,升級編隊作戰模式,實現資源互補、協同高效。
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中車將著力打造自主化產業、低碳化產業、智能化產業生態。下一步,將瞄準世界一流,突出融通發展,加強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合作,持續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開放共贏的產業鏈生態體系,推動我國軌道交通裝備行業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做出新的更大貢獻。(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