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吳淑娟
“山東已梳理94個與德歐重點合作項目,總投資達到344.7億元,將成為雙方產業合作的重要載體。將加快推動項目建設落地。并緊盯‘十強’產業,特別是‘新三樣’領域,聯合策劃更多具有牽引力的大項目好項目,為雙方長遠合作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張海波在9月12日舉行的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一批德歐國際產業合作項目加快落地
據張海波介紹,山東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支點,在全國和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體系中的地位不可替代。今年1-7月,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1%,高于全國3.3個百分點。山東在眾多領域都可與德歐產業深度合作。
精選11條標志性產業鏈重點打造,持續深化“鏈長制”工作機制,聚力構建系統完備、互聯共生、創新活躍、安全穩定的優良產業生態。累計創建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3家、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7家,100家省級特色產業集群集聚企業12萬余家、總產值近3萬億元。無論是整機、還是配套,山東都可與德歐產業緊密鏈接。
新興動能增勢強勁,近三年,全省規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速近15%,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年均提高2個百分點;數字賦能優勢明顯,工業互聯網發展領跑全國,產業數字化指數、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指數均居全國首位;市場主體量大面廣,總數超1400萬家,其中中小企業400萬家以上,專精特新企業超過1.6萬家,超九成“小巨人”企業為國內外大企業提供配套服務。
“這些基礎和優勢,成為深化與德歐產業合作的強勁引擎,引領推動在更深層次、更高領域和更大范圍實現合作共贏。”張海波透露,山東與德歐已建立9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一批國際產業合作項目加快落地。其中,浪潮與德國電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正式進軍德國通信市場;濰柴動力并購德國林德液壓,成為山東企業尋求全球合作的典范。山東與德國巴伐利亞州、下薩克森州建立友好城市關系,與7個德國聯邦州簽訂合作協議。中德(濟南)中小企業合作區、青島中德生態園成為中德合作的“山東樣板”。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山東師范大學等高校與德國慕尼黑大學、慕尼黑工業大學、拜羅伊特大學等建立校際合作關系;濟南引入德國雙元制教育體系,共建“德國實戰教學”,培養出一大批高端專業技能人才。
據濟南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任廣鋒介紹,中德(濟南)中小企業合作區設立6年,固定資產投資、工業產值截至去年已達到219億元、117.16億元,實現了2-3倍級增長。已落地企業1300余家,集聚外資企業53家,規上企業130家,用工5萬人,德國博世、大陸電子、福士汽車、漢格斯特、博馬科技等行業領軍企業蓬勃發展,AAT、PST等企業紛至沓來,17個世界500強項目、23個中國500強項目落地建設,合作區逐漸成長為制造業國際合作樣板區。
“我們規劃建設占地約14平方公里的德國工業園,立足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等產業開展招商引資,助力德國(歐洲)中小企業融入我國產業鏈、供應鏈;與弗勞恩霍夫等科研機構開展合作,賦能中小企業轉型升級。”任廣鋒表示,正積極推動遙墻國際機場增設對德對歐國際直航航線,拓展德國中國工商會、德國手工業協會(HWK)、德中經濟聯合會等機構合作往來,推動交流合作邁向更深層次、更寬領域。開展跨境金融產品創新,完善扶持德資歐資項目建設的全生命周期融資服務體系,“一人一策”引進德國(歐洲)頂尖人才,深化“雙元制”培訓模式和外資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為廣大德企、歐企在濟南高新區發展提供最優服務、創造良好環境。
梳理合作項目94個,總投資344.7億元
數據顯示,2022年,山東對歐出口總值超過2400億元,其中對德出口465億元,歐盟成為山東省第三大貿易伙伴,德國更是山東在歐盟的第一大貿易合作伙伴。
“山東此前征集與德歐已達成合作或計劃簽約的重點項目,并通過標志性產業鏈牽頭,點對點調度產業鏈重點企業與德歐合作情況,目前共梳理合作項目94個,總投資344.7億元。其中,產業鏈配套合作項目25個;主要集中在綠色低碳、高端裝備、智能制造等前沿領域,這些高質量的合作項目將成為引領推動雙方產業合作的重要動能。”張海波表示,下一步,將以這些重點項目為突破口,持續用好一對一聯系服務機制,省市縣靠上幫包、跟蹤服務,著力發揮要素資源保障十條措施等政策撬動作用,加快推動項目建設落地,確保盡快形成增量。同時,緊盯“十強”產業,特別是“新三樣”領域,聯合策劃更多具有牽引力的大項目好項目,為雙方長遠合作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張海波表示。
據介紹,今年山東聚焦11條標志性產業鏈,啟動實施“十鏈萬企”融鏈固鏈專項行動,目前已舉辦省級對接活動13場,達成企業間合作意向700多個,年底還將再開展省外活動5場以上、市級50場以上,覆蓋不少于1萬家企業。將以融鏈固鏈行動為抓手,堅持雙向發力、互為支撐,既支持省內大企業向德歐中小企業釋放配套需求,又幫助省內中小企業加快融入德歐大企業配套體系,推動雙方產業鏈上下游優質企業卡位入鏈、配套發展,市場、技術、人才、金融等要素資源全面融通。
還將在辦好促消費拓市場活動基礎上,聚焦采購對接、產品展銷、網絡營銷等重點領域,積極打造各類供需對接平臺,推動與德歐企業線上攜手、線下對接,共同探索國際產業合作新模式,助力山東與德歐企業和產品加速走向全球。
聚焦企業特別是德歐中小企業堵點難題,用好企業訴求“直通車”機制,確保“接訴即辦”“限時辦結”;健全完善政府公共服務、市場化服務、社會化公益服務等相結合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促進企業服務標準化、精準化、特色化、便捷化;扎實有力推進欠款清理、減稅降費、投融資等專項行動,以實際行動提升企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