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見習記者 于婉凝
9月13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發布會,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解讀《關于支持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的財政政策措施》(下稱《政策》)。

山東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李峰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政策》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等,靶向發力、精準施策,政策的出臺將為先行區建設提供全方位支持。
經濟導報記者從會上獲悉,《政策》通過加大資金資源統籌,拿出“真金白銀”保障先行區建設落實。初步測算,僅落實2023年政策,全省各級財政將投入資金1800多億元,為先行區建設提供強大資金支持。
將對綜合排名前10位的省級以上工業互聯網平臺,按其服務企業上云上平臺收入總額的10%-30%,每個給予最高200萬元獎補;對指標綜合排名前5的二級節點,給予最高500萬元獎補;對面向智能制造等垂直領域開展創新應用,且日均流量超過30GB的5G基站,給予每個最高5000元補貼。
每年選取10個左右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促進機構,每個給予最高50萬元一次性獎勵。支持培育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對綜合評價結果居前10位的,省級財政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一次性獎勵。
每年在全省擇優選擇10個產業基礎好、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工業強縣,每個給予4億元新增專項債券額度支持;每年選擇10個農業基礎好、產業發展優勢明顯的現代農業強縣,每個給予1億元資金支持,示范帶動縣域經濟差異化、錯位發展。
《政策》中提出“把支持重點項目作為推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的重點抓手和切入點”。針對加快實施重點項目,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政策》將進一步發揮好財政政策“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推動重點項目加快落地。
一方面,加大重點項目前期工作經費支持力度。專門設立了重大項目前期工作經費,目的是支持各地加大項目謀劃力度,提高項目謀劃儲備質量。下一步,將繼續加大前期工作經費支持力度,引導支持地方轉變項目謀劃理念,拓寬項目謀劃視野,提高項目謀劃水平和實效;進一步強化招引項目攻堅,努力引進更多投資規模大、帶動潛力足的大項目、好項目、強項目,更好發揮項目對深化新舊動能轉換、加快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定盤星”作用。
另一方面,加大政策性資金對重點項目支持力度。將繼續盯緊抓牢各級重點項目,強化省市縣三級聯動,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實施進度。在中央預算內資金、政策性金融工具、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額度爭取上,加大對重點項目支持力度;在省預算內資金、服務業引導資金、新舊動能轉換重大科技攻關資金、重點扶持區域引進急需緊缺人才資金、藍色產業領軍人才資金等方面對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重點項目給予傾斜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