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杜楊
在剛剛結束的2023年柏林國際消費電子展上,中國產品大放異彩,尤其是國產便攜式儲能設備,備受歐洲市場青睞;同時,歐洲的儲能市場也在快速增長,二者可謂“雙向奔赴”。
便攜式儲能設備,同樣也是退役汽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的應用場景之一。經濟導報記者調查發現,山東已經有企業開始將相關產品投放國內外市場。與此同時,隨著新生效的歐盟新電池法規逐步放開退役動力電池的應用,一條退役動力電池“省內退役海外上崗”新途徑,逐步呈現。
便攜式儲能產品“火”了
在山東綠能環宇低碳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綠能環宇”)的展廳內,經濟導報記者見到了該公司生產的便攜式儲能設備。產品的外觀和尺寸,都像是一臺老式錄音機,設備上方安裝有把手,外殼還安裝了散熱組件。
“除了這種手提式的,體積更大、儲能更多的設備還可以做成拉桿箱式的,便于移動。”綠能環宇海外事業部經理呂佳佳告訴經濟導報記者。
便攜式儲能設備,便是2023年柏林國際消費電子展上中國廠商的人氣展品之一。據國內參展廠商介紹,歐洲多國對儲能的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恰好中國的產業鏈比較完備,上下游聯動緊密,對市場需求反應快,定向開發產品周期短,價格上也有一定優勢。
結果就是,中國成了便攜式儲能設備生產及出口第一大國,產品在包括歐洲在內的海外市場“所向披靡”。其中,1-2千瓦時的便攜式儲能設備最受歡迎,而歐洲市場對陽臺戶用儲能產品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長。
不光是在國際市場。呂佳佳表示,今年以來,隨著社會生活的恢復,來自國內市場的訂單也多了起來,便攜式儲能設備成了很多人外出露營的標配。
值得注意的是,綠能環宇出品的便攜式儲能設備還是退役動力電池制成的,“相對于傳統的便攜式儲能設備,我們的產品原材料成本較低;未來我們還將強化一致性和安全性。”呂佳佳表示。
目前,綠能環宇的便攜式儲能設備已取得了歐盟CE認證,呂佳佳也對相關產品未來走向全球感到信心十足。
退役電池的全新應用
綠能環宇是山東首家符合“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的企業(即“白名單企業”),而退役動力電池的梯次利用,更是目前業界關注的焦點。在9月2日開幕的第十九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工信部表示,下一步將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辦法》,進一步拓展電池梯次回收利用體系。
所謂梯次利用,指的是廢舊汽車動力電池,由于儲能衰減不再適合驅動汽車,但仍可以在拆解并重新封包后,繼續用于驅動其他設備。
截至2023年6月底,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總產量超2003萬輛,動力電池累計配套量約868GWh。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二級研究員、山東省生態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周勇,將現役海量的動力電池形容為未來的“城市鋰礦”。
據呂佳佳介紹,在創業初期,綠能環宇專注于為上游客戶提供動力電池拆解、檢測分選服務。到了2022年底,公司成了“白名單企業”后,開始將業務積極向下游延伸。
“此前就有不少客戶將梯次利用的儲電單元,改裝為便攜式儲能設備,所以我們也開始了相關嘗試。”她介紹。
很快,綠能環宇攻克了技術門檻,開始生產出合格的產品。與此同時,其他場景應用的嘗試也很順利,比如梯次利用的電瓶車電池就廣受市場認可。“動力電池極為輕便、便于移動,本應該是梯次利用的主要方向。”呂佳佳如是說。
更“外向”的梯次利用
7月28日,歐盟發布了全新的《歐盟電池法規》(下稱《新法規》)。呂佳佳認為,這標志著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的“外向型”梯次利用更具可行性了。
《新法規》放開的背后,是歐盟市場對儲能設備快速增長的需求。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的數據,歐洲戶用儲能滲透率有望從2022年的18%提升至2025年的56%,這個數字在全球范圍內,也有望在3年內達到28%。屆時,全球便攜式儲能的市場規模預計將超過880億元。
據介紹,綠能環宇已經開始了海外布局,目前已成功進軍東南亞市場,在當地鋪設了固定的進口與分銷渠道。而在快速增長的歐盟市場,綠能環宇目前正在申請3C認證,并積極接洽合作商。
周勇認為,目前國內梯次利用的應用場景較為單一,這并不利于退役動力電池形成再循環和資源化利用。未來隨著海量動力電池逐步接近退役年限,梯次回收利用體系的建設迫在眉睫。
“面向海外,打造國內外市場并行的模式,無疑大大豐富了梯次利用的應用場景,極大緩解了行業發展的制約。”他表示。

綠能環宇牽頭組建了山東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協會(受訪者供圖)
此外,綠能環宇還牽頭組建了山東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協會。
綠能環宇方面認為,目前行業對于回收梯次利用的標準并不統一,技術也不成熟;組建協會也是希望未來山東的同行能一起攜手,完善技術標準,并共同培育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