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報記者 王偉 濟南報道
山東市屬國資上市公司中已有29家披露上半年業績。從數據上看,29家企業上半年共實現凈利潤126.9809億元,其中18家企業實現盈利,占比62.07%。與此同時,29家企業上半年營收達1656.8億元。其中,萬華化學營收(876.2638億元)和凈利潤(85.6824億元)均排名第一,青島啤酒營收(215.9179億元)和凈利潤(34.2565億元)均位列第二位。
“從整體上,可以看出山東國企上市公司穩健發展的勢頭。”9月5日, 國企改革專家、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說。
他同時表示,這些上市公司的發展也呈現出了兩極分化的情況,利潤主要集中在前面幾家。李錦還就這些企業的產業分布特點做了分析,在他看來,這些企業在產業鏈的下游,消費端、產品端表現更好一點,比如說萬華化學、青島啤酒,都是在產品端,但是在資源能源端,表現不突出。
“地方國資是區域經濟發展中一支較為活躍的力量。受新冠疫情等多因素影響,國資控股企業景氣指數雖有下滑,但波幅較民營企業要小。從國資控股企業上半年營業收入、利潤總額等指標來看,這些企業表現更好。這主要是由于其在一些市場具有市場主導地位,融資渠道更為順暢,在供應鏈中議價能力也更強等原因。”山東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范玉波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半年賺了126.9809億元
從整體情況來看,29家上市公司中,共有18家實現盈利,占比約為62.07%;有11家公司出現虧損,占比約為37.93%。此外,29家企業共實現凈利潤126.9809億元,戶均凈利潤為4.3787億元,超過平均水平的企業有2家。
其中,凈利潤最高的企業為萬華化學(600319.SH),上半年凈利潤為85.6824億元。排在第二位的為青島啤酒(600600.SH),上半年凈利潤為34.2565億元。排在第三位的為山東藥玻(600529.SH),上半年凈利潤為3.8550億元。除了這三家企業之外,盈利能力排在前十的企業還有冰輪環境(000811.SZ),山東海化(000822.SZ),泰和新材(002254.SZ),城市傳媒(600229.SH),東方電子(000682.SZ),孚日股份(002083.SZ),天能重工(300569.SZ)。
就凈利潤增速來看,此次凈利潤增長幅度最高的為冰輪環境,達106.6199%。
“上半年毛利率24.5%,同比提高了2.5個百分點。基本原材料價格同比沒有大幅波動,原因一是產品結構變化,設備占比提高,工程占比降低,二是公司產品競爭力提升。”冰輪環境相關負責人回應經濟導報記者稱。
關于冰輪環境分業務板塊的增長情況,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上半年,冰輪環境的各板塊均在增長,幅度在30%-40%之間,其中快者是工業冷凍/壓縮裝備板塊和中央空調裝備板塊中服務天然氣、石油煉化、新能源、碳捕集、數據中心等的業務。
“萬華CCUS項目是公司第一個全面建設+運營CCUS項目。項目已建成投產。”冰輪環境方面表示。
萬華化學營收占據“半壁江山”
從營收上看,29家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1656.8億元,戶均營收則為57.1310億元,超過平均水平的企業共有3家。
在業務規模方面,營業收入最為搶眼的是萬華化學和青島啤酒,萬華化學上半年營收876.2638億元,占據了29家上市公司總營收的“半壁江山”,排名第一位,排名第二位的是青島啤酒,營收215.9179億元,位居前10的企業還有晨鳴紙業(000488.SZ)、澳柯瑪(600336.SH)、金正大(002470.SZ)、山東海化、冰輪環境、勝華新材(603026.SH)、孚日股份(002083.SZ)、東方電子,營業收入分別為125.6496億元、50.9886億元、46.5826億元、42.1378億元、36.5206億元、28.5836億元、26.1585億元、25.1777億元。
萬華化學主要從事聚氨酯 ( MDI、TDI、多元醇 ) , 丙烯及其下游丙烯酸、環氧丙烷等系列石化產品,SAP、TPU、PC、PMMA、有機胺、ADI、水性涂料等精細化學品及新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半年報顯示,萬華化學營業收入同比微降1.67%,凈利潤同比下降17.48%。雖然萬華化學上半年其營收和凈利潤出現了雙降,但是在29家上市公司中的業績表現依然搶眼。
營收排名第二的青島啤酒,上半年業績整體呈現出了利潤增幅高于收入增幅、收入增幅高于銷量增幅的良好發展態勢。半年報顯示,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12.03%;凈利潤同比增長20.11%。 公司累計實現產品銷量502.3萬千升,同比增長6.5%;中高端以上產品實現銷量197.5萬千升,同比增長15%。
招商證券分析認為,中長期看,青島啤酒繼續強化白啤、純生、1903 和經典的品牌優勢,加速推進中高檔產品占比提升,行業結構升級和凈利率抬升趨勢下具備更強確定性。
綜合上述29家企業的業績表現,李錦分析認為,這與國企對上市公司的高度重視不無關系。近年來,山東國企重視資本市場發展,采用了股票回購和分紅等多種方式,使得企業在股票市場保持健康發展的狀態。
研發總投入36.3640億元
自主創新賦能國企高質量發展,研發投入是個重要的指標。上半年,29家企業研發總投入36.3640億元,戶均1.2987億元,超半數企業研發費用實現了同比增長。
面對當今全球化工行業競爭加劇的形勢,萬華化學注重技術創新。處于“微創新”時代,公司更加重視微創新作用。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17.91億元,同比增長17.06%,排名第一位。今年上半年,萬華化學共申請國內外發明專利363件,新獲得發明專利授權473件。
半年報中,萬華化學表示,將始終堅持以科技創新為第一核心競爭力,持續優化產業結構,業務涵蓋聚氨酯、石化、精細化學品及新材料產業集群。并且公司將致力于為全球客戶提供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及綜合解決方案,引領行業發展方向,真正實現“化學,讓生活更美好”。
排名第二三位的是晨鳴紙業(5.5280億元)、東方電子(2.0917億元)。研發投入增長率最高的是山東海化,為262.5617億元。
范玉波認為,從宏觀經濟景氣度來看,大、中、小、微型企業的景氣指數依次遞減,大型企業的景氣指數較強,微型企業的景氣指數較弱,而國資控股企業一般規模較大,如果能夠處理好材料價格、用工成本、融資成本、生態環境成本、物流成本等較為突出因素影響,往往能最先恢復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