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戚晨 北京報道 圖/戚晨 攝
9月3日,2023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熱度不減,本屆服貿會有諸多備受關注的“綠色客人”前來。如何利用綠色轉型和數字轉型的雙重機遇,識別、把握、創造全新的可持續投資機會,也成為此次服貿會全球的關注重點。

服貿會期間,2023全球生態與ESG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本次高峰論壇是繼2020年全球生態可持續高峰論壇籌備會以來第四次成功舉辦,論壇的主題為“共建生態文明、共贏綠色發展”。
隨著全球人口的不斷增長,氣候變化問題、生物多樣性問題、土地合理利用問題等生態問題已經成為一個擺在全人類面前不可忽視的挑戰。ESG是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的縮寫, 繼2004年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首次提出ESG概念,發展至今近20年已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可。ESG不僅與全球生態息息相關,而且是推動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工具。為助力中國實現“雙碳”目標、助力中國建立和發展企業ESG體系,與會專家與企業嘉賓通過主旨演講、主題報告、圓桌論壇的形式,交流和探討了關于全球生態與ESG可持續發展的真知灼見。

在畢馬威中國展區,圍繞服貿會ESG(環境、社會和治理)議題,全球氣候披露準則對企業戰略、治理、風險管理都提出了相關要求。畢馬威中國風險管理咨詢總監合伙人高原表示,識別和管理氣候相關風險,并整合到更廣泛的全面風險管理流程中,是企業所需考慮的必要舉措。畢馬威中國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主管合伙人沈瑩認為,一個成功的可持續戰略不僅能從多個層面幫助企業實現長期價值創造、增加商業韌性,并且可以凸顯企業的差異化優勢,構筑企業競爭的護城河。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敝袊F建股份有限公司展出的竹纏繞復合管道,看上去跟普通管道沒啥兩樣,但深得鄭板橋名詩的神韻。
“竹纏繞復合管由竹子經深加工制成,采用纏繞工藝,具有低碳綠色、抗形變能力高等特點!敝需F十八局集團環?萍脊こ逃邢薰句N售負責人韓璐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竹纏繞復合管的使用壽命可達50年,綜合造價低、施工效率高,在國內多個城市的管道建設中都有應用。
作為主賓省,山東是服務貿易大省,文化貿易總量居全國第二位,海洋服務全國領先。被稱為“國之重器”的“藍鯨1號”模型也被搬來展示。據介紹,其是目前全球作業水深、鉆井深度最深的半潛式鉆井平臺,適用于全球95%的深海作業。目前,這座平臺正為中海油集團在南海執行鉆井作業。

各種新產品、新材料、新方案讓穿行于展會的觀眾流連忘返。這些成果折射出中國推動綠色發展的堅定步伐,亮出了低碳轉型背后的科技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