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企業再融資限制再度放寬。
8月27日,證監會連續發布多項監管新規。證監會稱充分考慮當前市場形勢,完善一二級市場逆周期調節機制,圍繞合理把握IPO、再融資節奏,作出六項安排。其中,第六項提到,房地產上市公司再融資不受破發、破凈和虧損限制。
“這表明監管部門對房地產行業,特別是房地產上市公司融資給予了更大力度的支持。”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表示。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證監會發布的政策中提到,上市公司如果有破發、破凈虧損的,融資規模會受到限制。但是房地產上市公司不受這個條款的限制,并且明確提出房地產上市公司破發、破凈、虧損,還可以繼續再融資。
“這說明監管層面對房地產上市公司的再融資是支持的,甚至條件是逐漸放寬的,其背后是為了防范房企出現的金融風險問題。”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告訴記者。
“從證監會對上市房企的調控節奏來看,透露出兩種方向,一是對于新IPO的控制,房企也是IPO控制的重點行業,在商品房供需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控制IPO的節奏也是控制房地產開發行業進一步擴張的重要舉措;二是對于已上市的房企在融資層面則給予更多傾斜,推進房地產行業降風險、保交樓、穩民生。”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告訴記者。
其進一步表示,“有壓有保”的調控節奏是根據房地產行業當前面臨的形勢,作出的有針對性的舉措,對于穩定當下房地產行業有一定促進作用。
效果幾何仍需看執行情況
“經歷這輪樓市深度調整后,不論是央國企還是民營房企,其上市公司的核心指標比如市凈率、市盈率等基本觸底,指標表現都不太好。”鏡鑒咨詢創始人張宏偉向記者表示。
“目前多家房地產上市公司,有的發生債務違約,有的存在經營困難,這些公司已經出現了破凈或者虧損的情況。”劉水稱。
多位受訪專家認為,再融資不再受破發、破凈等限制為房企尤其是民營房企進一步打開了融資渠道,在當前樓市銷售不好的情況下,有助于緩解民營房企的融資壓力。
不過,另有市場人士表示,新政對于房企融資能夠起到多大的作用,仍需看后續的實際執行情況。
億翰智庫研究總監于小雨告訴記者,2023年以來,金融機構對房企預期仍偏負向,盡管“金融十六條”、“三支箭”等金融端政策已出臺半年有余,但實質受益群體有限。
“因此,此次政策雖然有利好,但還要看房地產企業與金融機構的具體溝通。”于小雨稱。
“新政能否緩解房企的資金壓力,主要還是要看是否有資金支持房企增發。”一位房企人士告訴記者。
雖然暫時還無法預期效果有多大,但是嚴躍進表示,當前房企銷售環境、融資環境都在變好,對房地產市場穩定、房企健康發展都具有積極作用。
樓市或迎政策密集出臺期
張宏偉認為,從政策走向來看,預計8月底、9月初一線城市將出臺新的樓市措施,隨后其他核心城市或也將出臺相關政策,即接下來1-2個月或迎政策密集出臺期。
此外,張宏偉還表示,預期未來幾天上市房企的股價在相關政策刺激下或會穩步回升。但是是否能夠延續持續翻紅的態勢,還得看市場對樓市的預期能否真正意義上得到扭轉,同時上市房企的核心經營數據是否會改善。
據悉,在證監會發布支持房企融資新規的同日,財政部也發布消息稱,將自2023年8月28日起對證券交易印花稅實施減半征收。
此外,日前住房城鄉建設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優化個人住房貸款中住房套數認定標準的通知》,推動落實購買首套房貸款“認房不用認貸”政策措施。
通知明確,居民家庭 (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 申請貸款購買商品住房時,家庭成員在當地名下無成套住房的,不論是否已利用貸款購買過住房,銀行業金融機構均按首套住房執行住房信貸政策。
“政策組合拳的密集發布,對于市場預期會有一定促進作用,有利于四季度市場的恢復,預計明年三月份左右,部分重點城市的市場會逐步回暖、步入上行周期,但是大部分城市還將面臨銷售壓力。”一位房地產行業分析師稱。(來源:財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