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8個月的意見征求,財政部于8月21日正式對外發布《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并自2024年1月1日開始施行。
對此,東吳證券認為,數據資產入表政策落地節奏超預期,標志著國家把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堅定決心。此次正式落地,有助于有效反映企業在數據要素方面的投入和收益,增厚企業資產,滿足融資需求,并輔助國家加強對數據要素市場的統籌管理。
國盛證券指出,這將開啟數據要素產業化的大時代。

數據資產入表正式落地
8月21日,財政部網站發布了《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該規定要求,企業在編制資產負債表時,應當根據重要性原則并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在“存貨”項目下增設“其中:數據資源”項目,反映資產負債表日確認為存貨的數據資源的期末賬面價值;在“無形資產”項目下增設“其中:數據資源”項目,反映資產負債表日確認為無形資產的數據資源的期末賬面價值;在“開發支出”項目下增設“其中:數據資源”項目,反映資產負債表日正在進行數據資源研究開發項目滿足資本化條件的支出金額。
對此,天風證券計算機團隊指出,財政部此次印發的《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有三大看點:
一是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時間點超預期。
二是類比研發,企業使用的數據資源,滿足要求可確定為無形資產,在提供服務后攤銷損益并確認收入;出售的數據資源,滿足要求的可確定為存貨,在出售后結轉損益并確認收入。
三是在資產負債表中,無形資產、存貨、開發支出下設數據資源,并在報表附注中進行披露。
在天風證券計算機團隊看來,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到任之后,數據要素相關政策有望加速,如確權政策,產業加速在即。
國盛證券計算機團隊認為,入表意味著數據完成了從自然資源到經濟資產的跨越,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第一生產要素,數據有望成為政企報表及財政等收入的重要支撐。后續數據要素確權、定價、交易流通、收益分配、試點等進展有望陸續推出。
東吳證券計算機團隊認為,數據資產入表政策落地節奏超預期,標志著國家把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堅定決心,并且敢于提出中國方案,先行先試。此次正式落地,有助于有效反映企業在數據要素方面的投入和收益,增厚企業資產,滿足融資需求,并輔助國家加強對數據要素市場的統籌管理。
電信運營商大數據收入增速迅猛
巧合的是,8月21日下午,國務院以“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主題,進行第三次專題學習。
國務院總理李強指出,我國具有超大規模市場、海量數據資源、豐富應用場景等多重優勢,數字經濟發展具有廣闊空間,要統籌發展和安全,發揮優勢、乘勢而上,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要繼續適度超前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創新數據要素開發利用機制,不斷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
從三大運營商的情況來看,相關公司已經開始單獨統計大數據板塊的收入情況。
早在2022年11月底,時任中國聯通董事長劉烈宏就指出,現在的中國聯通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的“管道運營商”,而是自身就已經先行成為數字化的企業并對外提供數字化服務的科技創新公司,“電信行業正在數字經濟新賽道上全面升維,估值模型也需要與時俱進地進行重塑!
具體來看,2022年中國聯通的大數據實現收入40億元,同比增長達58%。
2023年上半年,中國聯通基于400PB超大規模數據處理和超萬億級數據實時處理能力,以釋放數據要素價值為導向,深耕數字政務、數字金融等領域,助力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數字政務“聯通服務”品牌。上半年,公司大數據業務實現收入29億元,同比提升54%,行業市場占有率連續多年超過50%。
2022年,中國移動數字化轉型收入對主營業務收入增量貢獻達到79.5%,占主營業務收入比提升至25.6%,是公司收入增長的第一引擎。其中,行業數字化方面,DICT收入同比增長38.8%,達到864億元,其中大數據收入增長96.1%,達到32億元。
2023年上半年,中國移動大數據收入達到25.6億元,同比增長56.6%;與此同時,公司正積極融入國家大數據戰略,充分發揮數據、算力等優勢,暢通數據要素大循環。
在A股市場,2023年以來,三大電信運營商股價總體呈上漲趨勢。(來源:中國基金報)